24H直播

水面型光電納入環評 彭啟明:台灣將制定標準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颱風破壞的光電板被棄置,以及烏山頭水庫光電板清洗爭議引發社會討論。環境部長彭啓明今(20)日到立院備詢時回應,強調設有水面型光電的國家都沒有進行環評,台灣將會制定相關標準,像是有多大面積就需要進行環評等,希望年底前相關規定能夠出爐。由於目前只有4家甲級光電板的回收廠,彭啟明也透露,已有數家的南部業者有意願設置。

先前丹娜絲颱風肆虐,導致多處光電板被破壞、棄置,引發社會高度重視。針對光電板案場的環評機制備詢,環境部長彭啓明強調,希望在年底前,提出水面型光電案場需要進行環評的標準。

彭啓明表示,「可以提出來台灣自己的水面型光電的多大面積的環評,所以目前我們是朝向開放的態度,希望可以列在我們的未來環評的細項的規則裡面。」

不過,目前只有4家甲級光電板的回收廠,彭啟明也透露,已有數家南部業者有意願設置。

民進黨立委劉建國指出,「目前台灣只有6家具有處理太陽能光電的許可證的廠家,4家是甲級、2家是乙級的。」

彭啓明回應,「因為這幾家大多數是在北部啦,我們期待是有中南部也有一些業者,那現在來看的話的確有2、3家有跟我們提出申請,有這個意願來做這個事情。」

此外,對於烏山頭水庫光電板清洗引發討論,彭啓明也再次重申,經過檢測水庫水質沒有異狀。

彭啓明解釋,「水庫的水到達這個淨水廠,因為我們喝的水是經過淨水廠才到我們身上,那其實我們量過這幾個之後,其實都沒有任何的一個異狀。」

彭啓明強調,目前全台約3到4座水庫設置水面型光電,環境部會密切監控水質,也會和農業部、經濟部討論相關的規定,農業部也將制定光電板清洗的管制標準。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