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設地面、水域型光電引爭議 環團籲儘速修法規範禁建區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來自全台各地的環保團體上午前往行政院陳情,民團指出,近年地面型光電在國家全力衝刺下衝突遍布,除引發在地居民抗爭,水庫設置光電也引發爭議,而屏東佳冬試驗計畫更被颱風吹翻,呼籲政院應儘速完成修法,規範禁建區和納入加嚴的環評機制。
大量黑色結構體漂流到海岸上,7月初丹娜絲颱風吹散了屏東縣佳冬鄉沿岸海域的離岸太陽光電系統浮台隨著海流,最遠甚至漂到高雄林園。第一時間在地居民擔心,廢材影響漁民生計與生態環境;另外烏山頭水庫3年前設置的水面型太陽能光電板,也引發民眾對水質汙染與景觀破壞的擔憂。
森林城市協會理事長莊傑任認為,「國家公園還有風景區應該是採原則禁建,小規模自發自用,大概那個才可以免去禁建。」
高雄市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會長黃惠敏表示,「呼籲政府正視高風險區開發亂象,嚴格管制光電的設置區位。」
喊話透過立法劃定禁區,另要納入加嚴的的環評機制嚴格區位管制,避免威脅生態也確保民眾安全。民團強調,不是反對光電,而是希望綠能重點應放在屋頂光電與儲能系統,在極端氣候下也較具韌性。
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參議林國良回應,「光電管理當然相關的規劃都有,但至於說相關團體的訴求我們還會再審慎評估。」
行政院表示,對於民團意見將帶回給主責主管機關;經濟部能源署日前已發出聲明,能源轉型是國家發展的重要關鍵,對於社會各界的疑慮未來將持續加強溝通,在落實政策治理與保障民眾權益之間取得平衡。
洪詩宸/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