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產學界盼媒體議價立法 數發部、NCC支持拚年底完成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了解決大型數位平台免費使用媒體的新聞內容,導致媒體廣告收益嚴重流失、影響正常營運,傳播產學界今(12)日舉行公聽會,希望政府能效法澳洲等國的作法,儘速訂定《媒體議價法》化解媒體的經營危機。對此數發部、NCC都支持新聞有價,最快在年底完成立法。
新聞一發生,新聞媒體在網路上進行即時報導,很快的在谷歌等的跨國平台就可以看到新聞內容。不過這些平台免費使用新聞內容,導致媒體以大量記者、編輯產生即時新聞,卻沒有獲得合理分潤,包括媒體工作者、傳播學者及業界代表舉行公聽會,希望政府立法解決這種不合理的情況,也解決媒體工作者勞權受到的侵害。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會長吳柏軒認為,「重點在於我們不管是議價或是一些平台的特別稅收,能夠實質的幫助第一線的收入,媒體業的惡化跟不利也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發展。」
台大新研所教授、前NCC委員林麗雲表示,「希望行政單位能夠有一個法案的版本,希望立法院可以快速審查,先有議價的制度,再加上配合之後研議再修成基金的方式,讓他雙軌併行。」
由於澳洲已經在2021年實施《新聞媒體議價法》,學者認為2012到2023年10多年間,傳統媒體廣告重挫到210億元,數位廣告卻暴增到610億元,接近傳統媒體廣告的3倍。除了希望效法澳洲作法儘速訂定《媒體議價法》,並且設立新聞基金協助改善情況,也發起連署希望各界關心這個議題。
台灣科技產業法務經理人協會理事長、律師范國華指出,「原有的商業利益可能被新的產業取代掉,這時候他就有一個問題是公權力要不要介入?公權力一介入的時候,私權的紛爭這種介入點到底應該怎麼做?」
數位發展部長黃彥男回應,「年底我們至少會有個立場,就是說我們覺得應該哪一個方向會比較好,然後再去想辦法在院會裡面產生一個法案。」
雖然專精於科技法律的專家認為這件事涉及商業運作,立法上有很大的討論空間;不過原本考量關稅因素影響的數位發展部則是強調,希望透過公聽會匯集各界意見,最快在年底訂出方向,以政院版和朝野立委提出的版本一起討論,完成立法。
姜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