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人力老化缺工 高市推智慧技術盼老農加入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農業近年面臨人力老化、缺工等問題。為此,高雄市政府引進並推廣智慧農業技術,像是透過儀器監控天氣及病蟲害等,或自走式噴藥車等設備,不僅取代勞力缺口,也能節省大半時間。但受限操作、技術等問題,智慧農業目前仍以青農接受度較高,高市府表示將持續推廣,希望也能幫助老農解決缺工及勞動等問題。
大片芋頭田位在高雄甲仙的丘陵上,若靠人工巡視要花不少時間,透過天氣監控設備,只要打開APP軟體就能即時掌握天氣、土壤濕度溫度等數據。
高雄智慧青農說:「可以看到土壤的濕度、電導度,就不用特地從另外一個田區再跑來這裡。」
台灣農業長期缺工,1年缺口高達10萬人,農業部雖推動農業打工等計畫,也僅能短暫緩解。為此,高雄市近年引進智慧農業,像自動灌溉、自走式噴藥車等技術,能為農民節省許多勞力、時間。
高雄智慧青農李立貴指出,「灌溉連動方式,我其實在家設定好就省了半天的時間,1個月我要噴10次的話,就省了10天的工作天。在APP上面又可以即時去監測我們的水量、噴水的溼度。」
作物採樣後,掃QR CODE就能同步登錄,不用再寫紙本。從灌溉到烘乾作業等,都能靠科技監測、調配時間。但也由於多數是電子化操作,目前使用者多為青農。
高雄市農業局主任秘書梁銘憲說:「老農他們也是我們很重要的一個客群,所以我們會透過不斷地舉辦一些說明會,讓我們一些服務的廠商,能夠跟他們面對面,實際地知道他們的一個需求。」
高市府28日上午舉辦智慧農業研討會,農民排排坐參與研討,透過技術推廣及宣導,希望除了青農外,也能說服老農加入智慧農業,緩解缺工、也解決農業人力老化問題。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