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諾貝爾生醫獎 研發mRNA疫苗2科學家獲得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2023年諾貝爾生醫獎在2日晚間揭曉,由匈牙利裔的美籍科學家卡里科(Katalin Kariko),和美國科學家魏斯曼(Drew Weissman)共同獲獎。2人長期致力於mRNA疫苗研發,克服mRNA疫苗在早期會引發嚴重發炎反應的缺點,可以更快速製造,也推動近年來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拯救無數性命,獲得生醫獎殊榮。
諾貝爾生醫獎在2日揭曉,由長期投入mRNA疫苗研發的,匈牙利裔美籍科學家卡里科,以及美國科學家魏斯曼,共同獲得殊榮。
2023諾貝爾生醫獎得主卡里科表示,「誰獲得諾貝爾獎,因為母親想著:『女兒,也許是妳的名字。』她說這話時我沒教職、沒有團隊,我只是在實驗室裡努力工作,但她仍深信不疑。」
2023諾貝爾生醫獎得主魏斯曼指出,「搞清楚如何讓它發揮功效,讓疫苗有良好的效用,隨著新冠病毒來襲,疫苗被研發,公認有95%防護力,這對RNA療法是個轉折點。」
卡里科和魏斯曼2005年就發表第一篇相關論文,但當時沒有獲得太大關注,直到新冠疫情爆發,相關研究為疫苗開發奠定基礎,被廣為人知,像莫德納、輝瑞BNT,都是mRNA疫苗。
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陶秘華表示,「不經過修飾直接注射到體內,它會引發一個很嚴重的發炎反應,研究發現如果將其中,某一個核苷酸做修飾,這樣我們的免疫系統,不太會去辨識這個修飾過後的核苷酸。」
陽明交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陳斯婷指出,「mRNA疫苗它未來做在癌症疫苗上面呢,其實它還有另外一個值得被注意的功能,就是它其實能夠去活化毒殺型的T細胞。」
2位獲獎者,也是唐獎第5屆生技醫藥獎得主。
今(2023)年8月來台領獎,卡里科還提到,曾經和畢業於北一女、台大的研究員共同發表論文,證明mRNA送到人體細胞後,能有效產生蛋白。
卡里科提及,「研究員Alice Kuo,我們一起進行mRNA研究,他告訴我來北一女你要穿綠色的。」
世衛組織也讚揚,mRNA疫苗為瘧疾、愛滋病和癌症等疾病疫苗研發,帶來深遠貢獻。
學者也說,科研需要幾年到數十年才能看到成果,好在科學家不放棄,等來辛勤耕耘的果實,並拯救無數生命。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