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獎

  • 2022諾貝爾/量子糾纏研究突破貝爾定律 美法奧3科學家獲物理獎

    |全球

    2022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在台灣時間4日下午5點49分,由瑞典皇家科學院公佈得主。

  • 英美德3學者研究黑洞 獲諾貝爾物理獎

    |

    黑洞議題在天文學界中一直都備受關注,早在1960到1990年代,就已經證實黑洞存在,還提出銀河系中央有超大型黑洞的說法。今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分別頒發給三位,來自英國、美國、德國的學者,他們也都是因為黑洞研究而摘下桂冠。 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的同時,雖然也預測了宇宙中黑洞的形成,但愛因斯坦自己都對黑洞的真實性存有疑慮。直到愛因斯坦去世將近10年後的1960年代,當時還很年輕的霍金與潘羅斯,就證

  • 英德美3學者發現黑洞奧秘 同獲諾貝爾物理獎

    |地方

    今年度的諾貝爾物理獎,在傍晚揭曉,由揭開宇宙的黑洞奧秘,以及形成物質的英國、德國、美國學者共同獲獎。 其中,英國學者潘羅斯因為發現黑洞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穩定預測,能獲得半數獎金。另外一半的獎金,是由德國天文學家根策爾,還有美國的天文學家吉茲平分,因為他們發現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密實物體。(圖/The Nobel Prize推特)    

  •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佇1995年發見系外行星

    |

    地球的人欲了解宇宙,知影太陽系外口、天頂閣有其他佮太陽仝款的恆星,功勞是今年拄提著諾貝爾物理獎的得主佇1995年的重大發現。 才剛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科學家奎洛茲,正在瑞士日內瓦,等待歐洲太空總署近期內發射"系外行星特性探測衛星"(CHEOPS)後,處理傳送回來的數據。事實上,1995年以前,人類並不知道在我們的太陽系以外,還有其他被行星繞行運轉的恆星,這屆諾貝爾物理獎兩位得主奎洛茲,以及梅爾,當年

  • 諾貝爾物理獎 3學者開啟宇宙、天文革命

    |地方

    2019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獎項一分為二。一半頒給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皮伯斯」,另外一半,由瑞士日內瓦大學的「梅爾」以及「奎洛茲」兩位教授共享。「梅爾」和「奎洛茲」,是以「都卜勒」光譜學,首度證實太陽系外,存在著圍繞恆星運轉的行星。 這次獲獎的3位學者,所發現的結果或結論,都是數十年前的事。但卻因為對於後來的宇宙天文學研究做出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獎的殊榮。首先是來自美國的皮伯斯,他和研究夥伴

  • 諾貝爾物理獎 美國.瑞士3位學者做伙著獎

    |

    2019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獎項分作兩半,一半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皮伯斯,另外一半是予瑞士日內瓦大學的梅爾佮奎洛茲兩位教授。 這次獲獎的3位學者,所發現的結果或結論,都是數十年前的事。但卻因為對於後來的宇宙天文學研究做出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獎的殊榮。首先是來自美國的皮伯斯,他和研究夥伴早在1965年就證實所謂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是140億年前所謂宇宙大爆炸之後,殘留在宇宙中的能量。 除了做為

相關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