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成學生無認同英語上課 煩惱影響學習效果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2030年成做雙語國家的政策有袂少的爭議,早起有學生團體公佈針對國中、高中生上千份的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六成的學生認為用英文學其他科目,會影響效果,也認為雙語政策會造成社會M型化愈來愈嚴重,要求應該好好檢討雙語政策,也愛加入學生的意見。
配合2030雙語國家政策,政府計畫投入資源,來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用英語上音樂課、用英語上數學課,增加英語授課的比例,但第一線的學生,感受如何?
國立政治大學學生 許瑞兒:「用家己無熟似的語言去學(學科),會造成專業科目學袂好,英文也無進步,根本是雙頭空的狀況。已經推行十年,母語浸水式的教學本身攏已經無具體的效果,這馬閣欲新增加一个目標,講欲提升英語的教學比例,這實在予人懷疑政府政策的決心。」
2030雙語政策爭議不斷,學生團體EdYouth公布一份針對國中生、高中生的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六成的學生不認同用英文上課,更擔心造成學習意願低落,反而讓上課內容更難理解。家長團體跟教師團體也批評,這項政策缺乏配套,在雙語師資不足的情況下,這個政策只會拉大教學上的城鄉差距,並且弱化教學本質。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 王瀚陽:「其實上大的問題是佇咧偏鄉,你一般的老師攏無好揣矣,何況你這馬欲揣雙語的老師。」
全教總理事長 侯俊良:「會煩惱講這款的師資結構會予老師對本科的師資是弱化的,變成干焦強化英語這方面。」
學生團體也批評,政府推行母語教學,到目前為止都沒有看見明顯的成效,現在又想推動英文授課比例,會讓學生無所適從,他們建議政府,不如將上百億的預算撥入正在執行的108課綱,強化現有的英語教學品質,可能更實際。
買湘瑩/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