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比喻為真實版《魷魚遊戲》的韓國實境秀「體能之巔:百人大挑戰」,近來在全球掀起了熱烈的討論。100位體格壯碩的男女選手,在5道關卡中鬥狠鬥勇,爭奪3億韓元獎金的激烈過程,衝上了Netflix非英語類節目的冠軍,是第1個登上榜首的真人秀節目。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美國國會發表的英語演說廣受好評,但事實上幾年前,澤倫斯基是有名的「菜英文」。他發憤苦練外語的精神,同樣出現在戰爭前線的烏克蘭官兵身上,為的是讀懂美援武器的訓練手冊,以及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援兵溝通。
除了有藥物來幫忙,如果不想老得太快,也可以自己努力鍛鍊頭腦。越南一群銀髮族阿嬤勇敢踏出第1步,學習自己年輕時從沒接觸過的英文。現在已經可以對話和唱歌,還聽得懂孫子在說什麼。
日本東京都立高中的入學考試首度納入英語口試成績,測驗考生的口說能力,將近7萬名學生分別在將近200個考場應試,有些人坦言很難;也有專家和學者擔心評分標準不一致,會有公平性的問題。
總統蔡英文推動「2030雙語政策」,教育部預計砸下超過57億元來推動雙語教育。沒有選擇的學生傻眼喊:為什麼連生科也變英文!許多被迫進修雙語、升級打怪的在職教師也萬萬沒想到有用英文教課的一日。地方縣市首長為了政績,倒是樂於許下「雙語教育願望」,全臺公立國中小學校總動員全力衝刺,但是當數字成為目標而非手段時,雙語課恐淪為打假球政策。
政府推動2030雙語政策,編列4年100億的預算,推動各教育體系導入雙語教學,希望能提升台灣下一代的國際競爭力。但有多位學者指出,不反對推動外語,但相關規劃有些倉促草率,可能造成國安等級隱憂,更聯合發表新書,希望能提供相關單位,作為政策的省思和調整。
教育部去年遴選台大、台師大、成大和中山共4所大學,為雙語教育重點培育大學,以台師大為例,大學部這學期,600多門課以英語授課,將近2成。為了鼓勵更多老師以英語開課,學生敢選英語授課,EMI教學資源中心今(21)日揭牌,期待提升教育量能。
北韓予外界的印象,除了獨裁,閣無對外接觸。毋過根據美國教育訓練服務社ETS的統計,講北韓人考英語能力考試的成績袂輸予南韓人。就算久年以來,北韓佮歐美國家對立,毋過政治世家的囡仔,猶是誠認真咧學英語。
蔡政府力推2030雙語政策,許多大學力推雙語教學。台師大111學年開設18學分全英語課程,國文系近期徵才就以英語刊登,強調需全英語授課;淡江大學中文系公告徵才,其中一個條件是「需具備全英語授課能力」,引發不同意見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