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G7數位部長會議落幕 同意對AI展開風險性監管等5原則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在日本群馬舉行的G7數位部長會議,於4月30日正式落幕,各國部長都同意對AI採取風險性監管、利用AI人工智慧,應受法律管制、尊重人權等5項原則,達成意見一致。另外歐洲議會議員也在日前,針對AI法相關草案,達成初步共識,其中包括要求生成式AI公布研發期中,所使用的版權保護資料。

5月底將在日本舉辦G7峰會,近日來接連舉辦G7部長級會議,也讓許多日本企業與中央、地方政府的網站,不斷遭來自國外的DDos網路攻擊。學者認為,這可能是發動全面網路攻擊前的試探。

而G7七大工業國各國數位部長,與非正式成員歐盟數位部長的會議,在4月30日晚間正式落幕。對於越來越多的人使用ChatGPT和其他AI人工智慧系統,卻有侵害人權、洩漏個資的疑慮,各國部長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就要正確利用AI人工智慧,應受法律管制、尊重人權等5項原則約束,達成意見一致,並同意以民主主義價值觀作為基礎,保留「開放跟賦能的環境」發展AI技術。

會議中還表示,考慮到中國等情況,反對濫用人工智慧,威脅言論、藝文等自由和人權。

儘管所有國家對達成共同願景的政策工具,以及可信賴AI的目標主張,各有不同,但聯合聲明也在兼顧隱私、安全風險下,為監管AI奠定新的里程碑。

歐盟執委會執行副主席兼數位執委維斯塔哲(Margrethe Vestager)指出,「雖然大家應對AI的方式不同,但一起應對這件事是很重要的,這對基於風險因素,去思考如何使用它的方式,是非常有效的。如果不這樣做的話,人人都會可能會覺得『AI太危險了,不想去用它』。」

除了這場會議,歐洲議會在2年前也起草過《人工智慧法》,但當時長達108頁的提案中,只提到了聊天機器人,對生成式AI的內容,主要停留在模仿人類的圖像或音頻的造假。

因此歐洲議會議員在4月27日,經過11天的討論後,針對AI法相關管制草案達成初步共識。其中針對「生成式AI」,要求研發企業公布跟詳細列出引用的版權資料,得到跨黨派一致支持。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