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美國商會,在今天發布「2023年商業景氣調查」報告,有超過8成會員,計畫要維持或者是擴大投資,但也有近7成擔心,台灣的綠能供應是否充足。而財政部公布1月的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出口值只有315.1億美元,出現連五黑。
回顧去年,受到通膨和俄烏戰爭影響,全球經濟走軟,不過,根據台灣美國商會,7日公布「2023年商業景氣調查」報告,有高達8成8的會員,仍計畫維持或擴大投資計畫,近8成對未來3年經濟前景抱持樂觀。
倒是台海緊張局勢,有47%的會員認為,應該調整應對的營運計畫。
台灣美國商會執行長張韶韵表示,「在我們的台灣的經濟成長,從正面發展的情況下,台海或者是其他的這些政治問題都會,我認為都會迎刃而解。」
為了配合台灣實現,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雖然過半會員公司,都承諾會落實淨零排放,使用100%的再生能源。
但台灣是否有足夠的綠色能源供應來源,也成為聚焦議題。
台灣美國商會會長施立成表示,「有74%會員擔心能源是否能穩定供應,70%會員憂心電網韌性,68%會員擔心綠色能源供應,是否足以應付業者需求。」
另外,財政部統計處,週二公布1月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受到全球景氣趨緩,加上淡季效應和春節長假影響,1月出口值315.1億美元,年減幅21.2%,連五黑。
在進口部分也下滑,單月進口值291.7億美元,年減16.6%,展望今年經濟成長,分析師這麼看。
星展銀行財富管理投資顧問部副總裁陳昱嘉表示,「今年經濟溫和衰退,我們會覺得說,就是現在大家所謂的,都在追求的一個軟著陸,所以接下來可能會慢慢有機會經濟回穩,那降息的時間點,我們的基本預估是明年的第一季。」
財政部統計處預估,2月出口恐怕會連續第6個月下滑,面對企業訂單縮水,外界擔心再掀無薪假潮,不過統計處預測,下半年隨著經濟好轉,出口有機會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