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逝世/天安門降半旗致哀 學者:如何悼念江成習難題

中國前領導人江澤民11月30日在上海逝世,今(1)日上午,北京天安門等重要場所都是降半旗致哀。有學者分析,中國近期因為防疫封控造成民怨,因此未來民眾在緬懷江澤民同時,也可能會藉此來對比習近平執政,也讓如何悼念江澤民成了習近平的新難題。

中國第3代領導人江澤民11月30日上海逝世,聯合國安理會舉行會議前,為江澤民默哀1分鐘,北京天安門等地今(1)日都降半旗致哀,這位跨世紀的政治人物,主政期間對台政策,囊括江八點、文攻武嚇及統一時間表等關鍵詞。

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1998年6月27日說道,「如果說他承認西藏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時呢,他必須要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

江澤民任內致力推動中國外交,和前美國總統柯林頓聯手推動中美戰略夥伴關係,同時為鞏固權力,也積極拔擢江派人馬。然而歷經胡錦濤及習近平執政後,江派人馬勢力逐漸式微。

台師大政治所教授曲兆祥指出,「原先江澤民時代幾個主要的上將,大概在胡錦濤的階段就已經漸漸失勢,然後到了習近平上來的時候,又把幾位所謂的軍老虎把他打掉,所以江澤民的勢力現在在黨跟軍的部分大概都已經清除得差不多。」

近來中國堅持防疫清零政策,嚴厲封控引爆民怨四起,中國各地發起白紙運動表達抗議,未來如何悼念江澤民,學者分析將成為習近平的棘手難題。

紐約城市大學研究生中心政治學教授夏明表示,「對習近平來說,江澤民的死亡轉移人們對白紙運動的關注,當大家在懷念一個比當下領導人好一點點的人的話,也就是間接地對當下領導人的一種否定。」

中國官方6日將替江澤民舉行追悼大會,官媒包括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及光明日報等媒體頭版也統一版式轉為灰黑色,以悼念江澤民。而按慣例,不邀請外國政府及政黨派代表參加悼念。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議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