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公司化首場公聽會 工會:談不下去
張志雄 陳信隆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日前交通部提出台鐵公司化政策與設置條例,不過台鐵企業工會不滿交通部版本,將提出工會版,並計畫到立法院陳抗。今天在立法院公聽會上,多位與會者都建議政府對台鐵的改革多聽取各界聲音,尤其是員工的看法。
台鐵工會基隆分會理事長游東巡表示,「(對)媒體放話就說我們工會同意 ,其實工會都是沒有跟交通部來協商,談了兩條談不下去,工會就走人了。」
批評交通部根本沒有聽取台鐵員工聲音,就公布《國營台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工會除了自行提出工會版的設置條例,也要求政府要得到台鐵員工同意後、才能公司化。
不過交通部表示,台鐵在政府制度限制下已經日漸僵化,亟需從制度面鬆綁。交通部政次胡湘麟指出,「它的組織體制沿襲了一些行政機關 ,很多相關的一些規定,都會受到行政法規的層層束縛,營運自主空間非常有限,這一部分會導致它的運作日漸僵化。」
也有學者希望公司化讓台鐵重生,改善安全、財務與營運,也讓鐵路沿線的縣市也能因為台鐵營運鬆綁,讓街區出現新的風貌。
逢甲大學智慧運輸與物流創新中心副主任鍾慧諭表示,「你要有一個彈性的組織,你要有一個可以課責的組織,你要能夠有一個避免政治干擾的企業組織,所以台鐵的改革,它不僅帶起台鐵的重生,其實它更會帶起全台灣,所有舊城區的更新。」
但百年老店真的就一句公司化,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嗎?
民眾黨立委高虹安說,「我們台鐵最優先的問題,是要改善基礎的體質,我們要將營運方針確立,而不是只是覺得說民營化公司化,這些結構性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其實不會,所以我非常的建議,交通部相關部會,在組織再造改革的過程當中,一定要真的要聆聽民意,包含基層勞工的心聲,還有需求是相當重要的。」
根據草案,公司成立後由交通部獨資經營,明訂國營台鐵公司成立6個月內,若現職員工在半年內自願退休、離職,最高加發7個月慰助金。但不滿草案中對於台鐵債務的處理,企業工會擬將在3月下旬到行政院陳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