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產疫苗研發只有高端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國光生技、聯亞生技還在補件中。不過國家衛生研究院今天表示樂觀其成,因為疫情指揮中心已成立技術支援平台,預估最快今年6月,國產疫苗就可以申請緊急使用授權。 為了有效阻斷新冠肺炎傳播,我國除了向國外搶買新冠肺炎疫苗之外,也積極輔導國產疫苗研發,但目前國光生技、高端及聯亞生技等三家疫苗廠,只有高端順利進入第二期人體臨床試驗,後續還得經過3千位健康受試者測試,看看疫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國衛院副院長司徒惠康表示,「這3千個受試者裡面,我們最重要的就是要看這個施打的對象,是不是可以在體內誘發足夠的中和性的保護抗體。」 國衛院表示,因為台灣不是新冠病毒高感染地區,因此疫情指揮中心已成立一個技術支援平台,由國衛院等學術單位協助,蒐集國內200多位確診患者的血液檢體,以及恢復期所產生的中和抗體,來當作第三期臨床試驗的統一比對標準,預估今年六月,國產疫苗就可以申請緊急使用授權。 司徒惠康指出,「(二期完成後)需要1到2個月的時間做一個比較完整的中和性抗體的效價的分析。有了這些數據以後,或許預估在今年的年中以後是可以申請(緊急使用授權)。」 國衛院強調,從許多文獻資料顯示,新冠肺炎有可能流感化,甚至每年都得施打疫苗才能預防,因此政府必須扶植台灣生技產業,提升疫苗自製量能,才足以應付疫情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