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還是脫離不了工作嗎?勞動部公布最新的108年勞工生活及就業調查,有12.4%的勞工下班後「仍會被老闆LINE」或其他通訊形式交辦工作,平均每月6.4小時,也創下四年來最高。調查也指出,去年領不到加班費或補休的勞工將近一成。
下班後老闆用LINE等通訊軟體持續交辦工作,該「已讀不回」?還是扛起責任完成?是不少上班族兩難的勞動情境。
民眾說,「過去的話頻率可能一個禮拜大概一兩次吧,它可能是一個三、五分鐘可以解決掉的問題,但是你直接判定它是工時,好像說它不是工作很怪,但是說它是一個工時也很怪。」
勞動部公布108年勞工生活及就業調查,有12.4%的勞工下班後還是會接獲雇主以LINE或其他通訊形式交辦工作,而且完成。回顧105年到107年每月平均時數在5.5小時之內,但108年達到6.4小時,創四年新高,換算下來,平均每天下班後還要再花12.8分鐘執行老闆交代的工作。另外調查顯示108年有9.5%、近一成勞工領不到加班費或補休,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的占比超過三分之一,達34.2%,其次是不動產業和教育業。藝創工會就舉例,這幾天才接獲劇組人員投訴上週選舉日他們既沒得休假,也拿不到兩倍工資。


藝創工會祕書長謝毅弘表示,「他要求劇組人員全部都在投票日上工,但是也不願意給加班費,其實這樣的狀況在藝術圈裡面是時常發生的,勞工不太知道說如何請求自己的權利,那業主可能也會因為藝術產業內資金的限制,而不會主動發給藝術工作者。」
藝創工會指出,去年文化基本法修訂後,文化部就必須提出相關子法、規範,保障藝術創作者勞動權益,但已經等了半年還沒有進展。而過往放寬勞基法規範,有工商團體曾經多次提出是因為勞工想加班,但這份調查顯示,僅8.3%勞工希望增加工作時數,近八成的多數勞工還是希望維持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