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
-
歐盟藥物短缺嚴重 推關鍵藥品法促市場正常化
|全球全球藥品原料及學名藥供應長期依賴中國與印度,供應鏈一旦吃緊,藥品短缺的問題就會浮現。歐盟2022年至2024年間有136種藥物嚴重不足,從常見的抗生素到治療心臟病的藥物都有,為了解決這個延宕已久的難題,歐盟執委會現在推出了《關鍵藥品法》,要從政策面改革,引導市場正常化。
-
台美關稅談判最後階段 林佳龍:堅守國家及產業利益
|政治高市早苗昨(21)日正式就任,成為日本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外交部長林佳龍指出,高市一向對台灣友好,對日本新政府政策方向有信心,期待大力支持我國加入CPTPP。而對於台美關稅談判進度已進入最後階段,林佳龍也說將會堅守國家及產業利益,同時研議透過既有機制與美方合作,共同打造關鍵礦物的「非紅供應鏈」。
-
美澳簽關鍵礦產協議 分散中國稀土供應依賴
|全球美國與澳洲領袖,昨(20)日在白宮簽署稀土與關鍵礦產協議,總額高達85億美元,此舉被視為兩國深化戰略合作,分散中國稀土供應依賴的重要一步。稀土是電動車、飛彈、5G設備等高科技產業的關鍵材料,北京近期對出口設定新限制,也讓全球市場更加緊張。
-
政院拍板6年442億 籌設聯盟組無人機國家隊
|產經未來三年公部門預計擴大採購軍用以及商用無人機,預估將近10萬架,看準商機行政院拍板無人載具產業發展統籌型計畫,6年投入442億發展無人機產業,並且要籌設聯盟組成國家隊,一起打入國際市場。學者認為,短期內台灣無人機產業要達到成品量產挑戰較大,建議可以先從零組件的供應鏈著手,搶攻海內外市場。
-
台日合作揭遠洋鮪魚供應鏈黑幕 涉強迫勞動、欠薪漁工15個月
|社福人權台灣人權促進會與日本人權組織今(15)日發布調查報告,揭露台日鮪魚供應鏈潛藏強迫勞動與非法捕撈等人權風險。報告訪談台灣遠洋漁船「銪富號」和「裕順668號」多名外籍漁工,指出他們不只被欠15個月工資、護照遭扣留、超時工作、缺乏對外聯繫管道,甚至在海上捕魚期間,還曾長達1個月只剩白飯和魚餌能吃。
-
我遠洋漁業遭人權團體指控 銷日供應鏈潛藏人權風險
|全球台灣和日本的人權團體今(15)日發布一份報告,內容是關於台灣遠洋漁業捕獲的鮪魚銷往日本市場的不透明供應鏈,其中潛藏人權風險。報告指出僱主利用遠洋移工的弱勢處境,進行欠薪等惡行,呼籲政府及私人企業提出保障漁工的人權政策。
-
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 方法與對全球供應鏈影響一次看
|全球中國日前宣布自12月起擴大稀土出口管制,要求全球相關產品只要含有超過0.1%中國稀土成分,或在生產過程使用中國稀土技術者,出口前都須向中國申請許可;同時禁止出口任何用於軍事裝備的材料。中國稀土管制新規內容為何?對台灣、全球有何影響?中國稀土量占全球多少?
-
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 經長:半導體直接影響有限
|產經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引發外界擔憂,半導體產業也會受到衝擊,經濟部長龔明鑫今(13)日在立院備詢回應,預估影響有限。因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稀土材料從中國進口比重低,直接影響有限,政府還在觀察其他潛在影響。由於中國管制的稀土涉及永磁材料,也是高速馬達的關鍵原料,對無人機產業的影響會比較明顯。
-
中國管制境外稀土 擴及全球高科技產品
|產經中國商務部9日以「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為名,公布史上最嚴的稀土出口管制,並且史無前例地將管制範圍擴及全球高科技產品。這場北京點燃的「稀土戰爭」,預料將對全球高階半導體、人工智慧等高科技供應鏈造成衝擊。歐盟對此表達了高度關注、並表示這將進一步惡化中歐的貿易關係,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則表示,考慮停止從中國進口大量商品。
-
賴清德國慶談話聚焦6大關鍵力 將打造「台灣之盾」防空系統
|政治總統賴清德於今(10)日上午10時30分發表國慶談話,呼籲中國停止扭曲聯大2758號決議及二戰歷史文件,並強調會在2030年前讓台灣國防預算達到GDP的5%,加速打造防空系統「台灣之盾」、加強國防科技研發與不對稱作戰能力。此外,賴清德也感謝協助花蓮光復災後復原的「鏟子超人」們,稱讚這是世上絕無僅有的自發性全民運動,證明台灣人守護家園的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