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
-
越籍移工在台一氧化碳中毒亡 民團籲廠住分離、補強安全意識
|社福人權桃園楊梅日前發生4名越南籍移工和學生,疑似因為在家中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刑案,近期在越南的社群媒體引發熱烈討論。對此人權團體認為,這個案子凸顯移工個人安全意識有待加強,卻也牽引出移工的工廠與住所合一,一旦發生火災等情況,很容易工都死傷慘重的問題,除了建議廠住分離,雇主也要加強逃生演練,補強移工的安全意識。
-
4旬女網購美容針注射 肉毒桿菌中毒一度插管治療
|生活疾管署公布今(2025)年首例醫源性肉毒桿菌中毒個案,為北部40多歲女性,她在網路購買美容針,並由賣家到府注射,沒想到出現吞嚥困難等症狀,一度插管住進加護病房,所幸申請自費22萬元打解毒針,目前已拔管轉到一般病房,還在住院中。而這也是國內2019年以來,首例因醫美中毒重症自費施打解毒針的個案,衛生局跟警方已針對賣家及藥品來源調查中。
-
注網購美容針煞中毒險無命 自費22萬治療
|醫學美容、保養愈來愈普遍,毋過著愛注意敢有安全。北部有一个40外歲的女性,佇網路買美容射,請店頭家來共注射,煞肉毒桿菌中毒,送去加護病房插管,家己開22萬注解毒射。毋但去倒了,未來可能會留病尾。(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
土耳其提高酒稅至70% 民眾冒險喝私酒今年已百死
|全球土耳其私釀假酒出人命,今(2025)年2月還沒過完已有至少133死,主要原因是極力反酒的穆斯林總統艾爾多安大幅提高酒稅至70%,民眾想喝就冒險去買私酒。首都安卡拉已63人喪命、伊斯坦堡70人死亡,全國還有數十人仍在住院。
-
小米粽阿粨中毒風波,原民飲食蒙受汙名!【獨立特派員】
|社會2024年9月,台東縣金峰鄉賓茂部落發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多名部落族人分食小米粽阿粨後,產生不適症狀,最後造成4人死亡、8人重傷,目前仍有1人昏迷,震驚台灣社會。雖然全案查無人為故意或過失,但仍在網路上引發熱議,也出現對原住民傳統飲食文化汙名化的獵巫現象。
-
一週大事/嘉義規模6.4地震 總預算案三讀通過刪減2075億(2025.1.20-1.26)
|生活《公視新聞網》為您精選一週國內外大事,關注焦點包括:總預算案三讀通過刪減2075億、美國總統川普就職、嘉義規模6.4地震、今年首例確診漢他病毒、近4年首例嬰兒肉毒桿菌中毒以及2025春節9天連假。
-
近4年首例嬰兒肉毒桿菌中毒 腹瀉創5年新高9成為諾羅
|生活春節將到來,食安問題要特別留意,疾管署公布國內近4年首例嬰兒肉毒桿菌中毒病例,為北部未滿1歲女嬰,目前還在加護病房治療中,感染源還有待檢驗出爐;另外,上週全台腹瀉門急診就醫累計達18.6萬多人次,近4週腹瀉群聚通報更高達244件,雙雙創近5年同期新高,且9成是諾羅病毒感染。
-
紅嬰仔肉毒桿菌中毒 4年來頭例、感染源待查
|疾管署公布一例紅嬰仔肉毒桿菌中毒病例,是北部無滿1歲的紅嬰仔,目前猶咧加護病房治療,感染源猶咧追查。另外,頂禮拜全台灣走腹去就醫的人數,有18萬6千人次,一個月內群聚走腹的就有244件。提醒觀眾朋友,食物件進前,愛用雪文洗手。(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
全台4年來首例嬰兒肉毒桿菌中毒 傳染途徑有哪些?如何降低中毒風險?
|生活疾管署21日公布近4年來首例嬰兒肉毒桿菌中毒案例,患者為未滿1歲之女嬰,是10年內未滿1歲嬰兒僅見的第3例。肉毒桿菌中毒可能引發腸胃道症狀、疲倦,伴隨視力模糊、瞳孔放大、肌肉無力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呼吸困難死亡。肉毒桿菌中毒包含4種類型,傳染途徑有哪些?如何降低肉毒桿菌中毒的風險?
-
3度下老鼠藥毒殺澳交換生 台籍女遭起訴求刑8年
|社會2023年3月,1名澳籍交換生肖雷遭台籍楊姓女子下老鼠藥,導致中毒送醫,一度命危,最後救回一命。台北地檢署偵查終結,20日依殺人未遂罪嫌起訴楊女,具體求刑8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