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蘑菇健行」盛行 專家帶領認識色彩繽紛菇類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二戰後德國曾歷經大飢荒,民眾為了果腹上山採菇。近年因素食風潮與疫情,人們更愛親近自然,採菇成了時尚活動,不過野菇有毒風險高,每年都有誤食中毒死亡案例,由專家帶領的「蘑菇健行」課程如今大受歡迎,常常一開課就額滿。
色彩繽紛的菇類在地上排排站,看來令人垂涎欲滴,這當中有野生百菇之王牛肝菌、帶點黏滑的紅菇、蜂蜜色的蜜環菌,還有最致命且最具毒性的綠色死帽菇。在德國柏林西南方的波茨坦這處郊區的橡樹與山毛櫸林間,有20多人拎著小竹藍停停走走,他們正參加的是一場「蘑菇健行」,而為他們講解的蘑菇專家是75歲的退休氣象學家畢福爾。

德國蘑菇生態專家畢福爾表示,「『蘑菇教學健行』是為了教導人們蘑菇知識,主要目的並不是把籃子裝滿,雖然能找到可以上桌的蘑菇也很不錯,但重點是讓大家了解蘑菇在生態系中的重要,並觀察我們發現的各種蘑菇種類。」
蘑菇原本是德國二戰時期的荒野救命食材,新冠疫情後上山採菇成了許多人遠離社交接觸的最佳活動,甚至近來受到社交媒體上美美的蘑菇照片影響,採菇活動大受歡迎,經常一開課就額滿。
波茨坦烏拉尼亞學會負責人弗萊格爾指出,「這波熱潮也受到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人們愛在IG或臉書上分享找到的蘑菇,然後它就變得很熱門,人們都想去體驗看看。」
而講師畢福爾帶領蘑菇導覽健行已經超過半世紀,他不僅相當資深,也時常受醫院邀請,協助鑑定疑似中毒的蘑菇案例。

德國採菇者雷曼回應,「很多蘑菇沒有想像中毒,若適量食用,許多蘑菇都很好吃,不過我不太相信自己,蘑菇的安全性還是取決於生長階段還有顏色、紋理,其實不太容易辨認,對我來說輕易嘗試還是太危險了。」
在德國,最經典的吃法是將牛肝菌屬菇類用奶油煎香,放在烤酸麵包上,再灑點鹽跟黑胡椒。但採菇時最好還是多請教專家,才不會誤食中毒。
吳仲安/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