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化學獎
-
MOFs研究獲諾貝爾化學獎 結構如妙麗魔法手提包
|文教科技今(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由日本京都大學的北川進、澳洲墨爾本大學的英國學者羅布森(Richard Robson)以及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亞基(Omar M. Yaghi),3位學者共同獲獎;評審指出,3人從上世紀末奠定的「金屬有機骨架」材料學基礎,讓化學家能建構充滿微孔的分子結構,用於從空氣取水、二氧化碳捕捉,與儲存有毒氣體和催化反應。3人將共享1100萬瑞典克朗,並於12月10日舉行頒獎典禮。
-
開創「金屬有機骨架」研究 日澳美3學者共獲諾貝爾化學獎
|全球今(202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在稍早揭曉,由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北川進、澳洲墨爾本大學教授羅布森和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亞基共同獲得,表彰他們3人在「金屬有機骨架」領域上的開創研究。
-
打造「金屬有機骨架」 日澳美3學者共享諾貝爾化學獎
|文教科技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今(8)日揭曉,由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北川進、澳洲墨爾本大學教授羅布森,以及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雅吉共同獲獎,表彰3人在金屬有機骨架(MOF)發展上的貢獻,可望用於協助人類解決重大環境與能源挑戰。
-
蛋白質結構預測研究獲化學獎 AI相關發現再獲諾貝爾獎項
|文教科技今(202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來自美國的科學家貝克(David Baker)與英國的科學家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與瓊珀(John Jumper)。貝克透過「計算蛋白質設計」,能幫助製藥、疫苗與奈米材料等用途,哈薩比斯與瓊珀則研發出AI模型,能根據胺基酸序列預測複雜的蛋白質結構。這也是繼物理獎後,諾貝爾獎項再次由AI相關發現獲獎。
-
研究蛋白質結構預測 美、英共3學者獲諾貝爾化學獎
|2024年第3個諾貝爾獎化學獎稍早公布,由美國生物化學家貝克(David Baker)跟英國科學家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瓊珀(John M. Jumper),一共3名學者以與蛋白質結構預測方面的相關研究分別獲獎。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揭曉 3學者以蛋白質設計及結構預測共獲殊榮
|全球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台灣時間今(9)日傍晚揭曉,由創造出全新蛋白質的美國生化科學家大衛·貝克,以及開發出可預測蛋白質組成結構的Google DeepMind團隊成員傑米斯·哈薩和約翰·瓊珀共同獲獎。
-
諾貝爾化學獎法美俄3學者共得 量子點研究點亮醫學進展
|全球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由美國化學家巴汶帝(Moungi G. Bawendi)、布魯斯(Louis E. Brus)和俄羅斯的物理學家艾吉莫夫(Alexei I. Ekimov)3個人得獎。他們的量子點研究,讓半導體、奈米技術有新的突破,也會應用在醫學上。不過主辦單位還沒正式公布名單,就有人提前公開,瑞典皇家科學院也表示遺憾。
-
-
通往諾貝爾獎的道路漸長 從發現到獲獎平均等待逾30年
|文教科技2023年的諾貝爾獎得主將於今(2)日開始陸續公布。然而期刊《自然(Nature)》一項分析顯示,諾貝爾獎的獲獎時間越來越長,有近半突破性發現在發表20多年後才獲獎,本世紀末的平均獲獎年齡可能會超過預期壽命,然而諾貝爾獎僅頒發給在世的人,這種現象可能會造成影響。
-
加拿大湖泊找到證據 地球70年前邁入「人類世」
|全球全球科學家多年來一直試圖去定義一個地球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標誌著人類從何時開始主導著地球地質的變化。人類世工作小組11日正式宣布,加拿大一座湖泊裡的沉積物,就是最可靠的證據,能證明人類大約在70年前,就已進入了人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