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
-
桃園推40年以上非住宅老屋活化 申請改造每案最高可補助142萬
|桃園砸重金救老屋,推出「老屋再生活化補助計畫」,屋齡達40年以上非住宅使用的合法建築物申請改造、活化,每案最高補助金額可達142萬元,期待活化後的特色老屋成為市區一大亮點,開啟民眾與城市的故事鏈結,讓老屋的價值不再只是土地與建物,更成為觀光文化資產。
-
老屋新生的木都計畫|木構建築的實用性再進化【我們的島】
|地方台灣過去曾有大量木造建築,隨著時代變遷,老木屋漸漸淡出歷史舞台,換上水泥和鋼構建築。嘉義有一群人,透過木屋的改造修復,延長老屋使用壽命,推動木構重生的木都計畫。
-
宜蘭老屋歪斜民眾憂倒塌 縣府:將發函屋主維護
|地方宜蘭市區有一棟約3層樓老屋,近期有民眾發現,從街道對面看,整棟看起來有些歪斜,感覺快要倒了,憂心如果倒塌,後果不堪設想。縣政府表示,目前羅東鎮也有一件類似老屋傾斜,會依《建築法》發函給屋主,應合法維護建築物使用安全,如有耐震評估需求,縣府有相關補助資源。
-
南部開講/左營海軍眷村年久卻完整 「以住代護」延長壽命
|地方左營擁有台灣規模最大也最完整的海軍眷村,但隨著時間流逝,很多眷村建築已經頹敗。為了永續眷村,政府推出「以住代護」方案,讓承租者維護老屋,外地遊客還能入住體驗,瞭解保存眷村文化的重要性。
-
全國屋齡逾30年建物約500萬戶 內政部推老宅延壽計畫
|政治講到老屋都更,民眾大多先想到的是重建,不過重建費時,而且需要住戶先搬遷到別處,常常牛步化。為了落實短期內提升老舊建物安全跟居住品質,內政部轉換重心,將建立專業輔導顧問團隊,讓沒有結構安全疑慮的老屋可以改成加強整建維護,包含補助管線修繕、外牆拉皮、增建電梯等,讓老宅合理延壽。
-
花蓮吉野驛站前木造老屋失火 9旬屋主及時逃出
|社會花蓮縣吉安鄉今(7日)凌晨發生一起火警,地點是在吉野驛站前,由於附近都是木造老屋,因此火勢相當猛烈,91歲屋主及時逃出後相當難過,感概近百年的老屋就這樣燒光。
-
北市老屋都更民眾盼1坪換1坪 蔣萬安:無法全部適用
|地方台北市屋齡30年以上的老屋高達65.5萬戶,根據內政部統計,若要全數更新至少要花380年。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會加速推動都更,但民眾最關心的是,都更能否「1坪換1坪」,蔣萬安坦言,無法適用北市每個地方。民團認為,政府應針對房屋有高危險性,影響公共安全,優先推動公辦都更。
-
新北逾30年老屋近83萬戶 依平均核准數估更新須1133年
|地方0403大地震後,雙北不約而同推動都更相關政策,不少市民寄望能等到都更機會,不過實際上沒那麼容易,房仲業者統整內政部資料,其中新北市有近83萬戶屋齡30年以上老屋,若以近年平均核發住宅拆除執照件數計算,換算後得花近1133年,才能將這些老屋更新,對此新北市都更處表示,已修正防災都更2.0政策,並擴大適用對象,希望加速危險建物更新。
-
北市籲50年老屋申請危老改建 建管處:享補助與房屋稅優惠
|生活北市都更牛步化,在萬華區有1排超過50年的老屋10多年來改建案不斷破局,最後住戶循危老條例改建,找民間都更公司全案管理,但是位在基地正中間仍有1戶屋主不同意,未來改建完成後,恐變成2棟新大樓夾著1棟老房子。北市建管處表示,台灣地震頻繁,建議屋齡超過50年老屋可申請危老重建,除了有補助,還有房屋稅優惠。
-
地震頻傳加深老屋住戶危機感 北市危老重建諮詢量暴增2倍
|生活近月來強震、餘震不斷,震出民眾對於老屋居住安全的危機感。根據不動產雜誌最新統計,危老重建案熱度升高,去(2023)年北台灣都會區推案量飆出1307億元的新高紀錄,年增達7成。房產專家認為,從過去都更或危老重建的案例可證明,新案可讓房產增值,加上地震效應,都讓更多老宅持有方提高改建意願,案量應可樂觀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