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
-
國1彰化路段車禍 聯結車追撞6車釀13傷
|生活今(4)日是中秋3天連假的第1天,各地天氣大多為多雲到晴,氣象署分析,全台受到太平洋高壓影響,氣溫普遍飆高,台北內湖測得38°C高溫。好天氣也讓國道出現大量返鄉及出遊車潮,高公局預估,國道交通量為118百萬車公里,國道也發生多起事故,導致車輛一度回堵。
-
中秋連假首日各地氣溫偏高 國道車潮湧現
|生活今(4)日是中秋3天連假的第1天,各地天氣大多為多雲到晴,氣象署分析,全台受到太平洋高壓影響,氣溫普遍飆高,好天氣也讓國道出現大量返鄉及出遊車潮,高公局預估,國道交通量為118百萬車公里。
-
馬太鞍溪涵管便道10/15搶通 估新橋2027年底完工
|地方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下游台9線馬太鞍溪橋被洪流沖毀,交通部相關單位今(2)日上午再前往現場勘查,已拍板的3階段搶修策略中,涵管便道會在15日搶通,第2階段則會建置鋼便橋,新橋重建預計2027年底雙向通車,防洪標準提高到200年。
-
天燈放錯了?鐵軌上拍美照違法 天燈觀光安全隱憂如何解?
|生活你有去過平溪放天燈嗎?是站在哪裡放呢?要是站錯地方放天燈、打卡拍照可能挨罰。近期有網紅在鐵軌放天燈被罰一萬元,為什麼名聞國際的放天燈,原來有可能違法被罰?是法規不合理?還是有什麼矛盾?
-
駕照管理改革 添考試項目、違規受訓、高齡分級
|交通部公路局今日 (10/1) 公佈新的駕照管理3大改革策略,其中高齡換駕照,只要滿70歲,明 (2026) 年5月開始就愛主動去換,到75歲,駕照3年換一改,而且也愛做體格檢查佮認知功能測驗等等,確定駕駛食老猶是會當安全駛車的應變能力。(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公路局明年起推17道安改革 滿75歲每3年換駕照
|生活交通部公路局今(1)日公布新的駕照管理3大改革策略,期望以人為本,透過初學考照、違規回訓,還有高齡分級換照等新制。在高齡換照部分,只要年滿70歲,明(2026)年5月起得主動換照,到了75歲,駕照得每3年換發1次,除了得通過體格檢查和認知功能測驗等,還得納入醫師評估靈活度機制,確保具備安全駕駛能力。
-
更名優先席後再爆讓座衝突 婦甩提袋遭男踢開
|生活立法院修法將博愛座更名為優先席,交通部也在本(9)月公布新圖示,要求各大眾運輸業者在年底前完成文字和圖資的更新,不過台北捷運卻在昨(29)日發生讓座爭議,一名年長婦人先以提袋甩向優先席上的男子、示意讓座,卻遭到對方攻擊,捷運警察已經調閱監視器,將循線找人,依照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通知當事人到案說明。
-
193縣道難消化防大車流 河床涵管便道估10月中完成
|生活馬太鞍溪橋被沖斷,導致台9線中斷,也讓要進出花蓮光復的車輛,只能改走狹窄的193縣道,但龐大車流讓193縣道難以消化。為了讓救災更順利,交通部已經在施作河床涵管便道,預計10月中完成。
-
堰塞湖溢流沖斷花蓮馬太鞍溪橋 交通部拚10/15前完成涵管便橋
|地方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昨(23)日溢流,大量洪水除沖斷台9線馬太鞍溪橋外,台鐵光復車站軌道也被淹沒。交通部長陳世凱今(24)日表示,台鐵已於24日上午恢復全線通車,也已要求公路局在10/15前完成涵管便橋搭設、明(2026)年2月前完成鋼便橋,預估最快明年底前讓馬太鞍溪新橋單線通車。
-
桃園龍潭路口車禍頻傳 居民質疑待轉區位置不當
|地方桃園龍潭區中興路九龍段、東龍街口大小車禍頻傳,上週四(11日)又發生機車、汽車相撞事故,今(2025)年以來共發生有人受傷、輛財物受損,A2、A3車禍各2起。警方表示將持續加強該路口巡邏密度,並嚴加取締交通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