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贈
-
藝人沈玉琳罹血癌 醫:早期症狀不明顯易混淆
|生活藝人沈玉琳日前證實罹患白血病,也就是俗稱的血癌。醫師表示,近年來血癌病患有增加趨勢,可能和基因突變等多重因素有關,而除了藥物治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也可做骨髓移殖,存活率達6成左右,但是血癌早期症狀不明顯也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
-
丹麥動物園向民眾徵「不要的寵物」 將安樂死用於飼養肉食動物
|全球丹麥的奧爾堡動物園近日在官方社群發文,希望民眾可以捐贈不想繼續養的健康寵物,例如雞、兔子和天竺鼠等,並將用來作為園區內的掠食性動物的食物。園方強調,「這樣做是為了模仿動物界的天然食物鏈」,且會以溫和的方式安樂死這些動物。
-
白宮將耗資2億美元蓋宴會廳 翻修費川普與私人捐贈者支付
|全球美國白宮7月31日宣布9月將動工,在白宮東廂打造一座可容納650人的全新宴會廳,預計2029年川普卸任之前投入使用,這是70多年來白宮最大規模的翻修工程,所需的2億美元費用由川普跟支持者負擔。
-
我國擬資助以色列屯墾區醫療 外交部:交流階段未承諾捐贈
|全球以色列媒體7月初報導,我國擬捐款資助以色列屯墾區的醫療計畫。不過因為屯墾區議題敏感,也引發熱烈討論。外交部表示,衛生醫療一直是台、以兩國重要合作領域,但也強調,相關援助還在意見交流階段,駐以色列代表處尚未承諾捐贈。
-
台灣雲豹標本因地震受損 國內首用「3D高斯潑濺法」建模
|文教科技阿里山博物館珍藏了一具有文獻紀錄的台灣雲豹標本,因為地震受損,今(17)日決定捐贈給自然科學博物館來典藏,並且是國內首度運用「3D高斯潑濺法」為標本建模,將有助於學界研究台灣雲豹。
-
北部某醫院器捐案疑認知落差產生爭議 兩種器捐流程有何不同?
|社福人權近期北部某醫院執行器捐時,因檢察官被通知到場相驗時,捐贈者仍未撤除維生設備、尚有心跳而引發爭議。器捐中心今(12)日出面說明,此案是採用心死器捐流程,與傳統腦死器捐流程不同,可能因此產生認知落差。兩種器官捐贈流程有何不同?這起捐贈案為何會採取心死器捐流程?為什麼檢察官到場時捐贈者仍未撤除維生設備?
-
台南消防公務車爆私用 多次出入不當場所
|地方台南有民代揭露,台南市消防局1輛災情勘查車,因為車身名條標示採用磁吸式,只要拿下來就像私家車一樣,有同仁把這輛公務車私用,多次出入不當場所,甚至還接到陳情,指控消防人員疑似收紅包。市府表示,將請政風處全面徹查,若有不法決不寬貸,也會針對車輛使用狀況全面盤點。
-
哈佛拒川普改革要求 招收外國學生資格恐受影響
|全球哈佛校方拒絕了川普政府提出的改革要求之後,川普當局16日又威脅要取消哈佛的私校免稅待遇,以及招收外國學生的資格。而哈佛保護師生、維護學術自由的努力,獲得了全美60所大學校長的聯名支持;普林斯頓、麻省理工、伊利諾、康乃爾等多所名校以聯合訴訟的方式,向麻州聯邦法院控告川普政府刪減聯邦經費的作為。
-
英國首例子宮移植嬰誕生 姊捐贈助妹圓當母親夢想
|全球英國1名罹患子宮功能不全疾病的36歲婦女,透過姊姊捐贈的子宮,在2月份順利產下1名健康女嬰。這是英國第一起經由捐贈子宮成功生子的案例,為生殖醫學立下新的里程碑,提供不孕的女性另一個生子的醫療選項。這名新手媽媽也表示,還要再拚第二胎。
-
大體捐贈風氣不普及 身障夫婦簽同意書遺愛人間
|社福人權大體解剖學是醫學生培育養成相當重要的課程,也攸關未來醫師的執刀能力,不過新冠疫情過後捐贈風氣仍不普及。台北醫學大學上午舉行解剖教學英靈追思紀念會,有對身障夫妻平時就樂於助人,兩人一起簽署器官捐贈及大體捐贈同意書,先生過世後就依照他的遺願捐贈給校方,讓大愛精神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