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藝人沈玉琳罹血癌 醫:早期症狀不明顯易混淆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藝人沈玉琳日前證實罹患白血病,也就是俗稱的血癌。醫師表示,近年來血癌病患有增加趨勢,可能和基因突變等多重因素有關,而除了藥物治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也可做骨髓移殖,存活率達6成左右,但是血癌早期症狀不明顯也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

57歲藝人沈玉琳7月底住院,日前在社群媒體證實自己罹患白血病,也就是俗稱的血癌。醫師表示,血癌是指人體的主要造血系統骨髓產生癌化病變,使得白血球異常增生。

而血癌有急性與慢性之分,急性血癌又可分為骨髓性與淋巴性2種,前者是發生率最高的成人血癌,後者則發生在小孩居多,臨床症狀包括發燒、貧血、體重減輕等。不過因早期症狀不明顯,也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血癌一旦發病便來勢洶洶。

台大癌醫中心血液腫瘤部主任柯博升說明,「血癌的病人通常我們看到的是,大多數病人他發病都相當地突然,可能在幾個月之內就會從完全正常,一直到就是出現癌細胞,發生很嚴重的問題。」

醫師表示,近年來血癌病患有增加趨勢,可能與基因突變、放射線暴露、病毒感染等多重因素有關。

血癌治療方式除了化療及藥物,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也可進行骨髓移植,存活率約6成左右。不過根據慈濟骨髓資料庫統計,歷年登記捐贈人數有近49萬人,今(2025)年登記尋求配對病患有1006人,但成功配對移植僅167人,骨髓捐贈風氣還有待提升。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主任楊國梁指出,「幹細胞的抽血現在大部分就是用周邊血幹細胞的捐贈,它沒有麻醉也沒有手術的動作。」

醫師強調,預防血癌的方法主要是減少暴露在輻射、染髮劑、農藥等某些化學物質,同時透過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及維持良好生活習慣來增強免疫力,也可定期健檢以早期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