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
-
2019年空服罷工17日 長榮討賠3400萬敗訴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佇2019年,發動長榮空服員罷工17工。長榮航空講,罷工程序違法,造成公司損失,共工會和幹部討3400萬,一、二審攏敗訴,上訴到三審,猶是予最高法院駁回。勞動學者分析,合法罷工是免責的,若是出現勞資爭議,雇主一定愛和員工溝通。(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長榮向罷工空服員求償3400萬 三審敗訴定讞
|產經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在2019年發動長榮空服員罷工,歷時17天。長榮航空以罷工程序違法,造成公司損失,向工會及幹部提民事求償3400萬元,一、二審皆敗訴,再提上訴三審,仍遭最高法院駁回,全案定讞。勞動學者分析,合法罷工是免責的,若出現勞資爭議時,雇主務必妥善與員工溝通。而長榮航空表示,目前尚未收到判決書,無法回應。
-
華航褲裝新制服正式上線 可依個人意願或工作內容選擇
|社福人權華航日前推出褲裝新制服,今(1)日起松山、桃園、小港機場同仁正式上線穿著。不管是運務員、票務人員或空服員,都可依個人意願或工作內容選擇穿褲裝或裙裝制服。
-
國內5航空公司 女空服員著穿裙、出勤誠不便
|目前國際上有真濟航空公司,攏已經無強制講,女性空服人員一定攏愛穿裙,毋過咱臺灣的6間航空公司,煞有5間,閣有愛穿裙的規定。監察院人權委員會公佈調查報告指出,強制穿裙的規定,造成性別歧視,已經違反聯合國公約。咱的政府應該緊要求航空公司,予女性空服員嘛通穿褲上班。(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
女性空服員須穿裙裝制服 監院人權會認服儀規範構成歧視
|社福人權台灣6家國籍航空中,有5家公司要求女性空服員必須穿著裙裝制服,但有不少空服員反映,著裙裝在工作期間有諸多不便。空服員職業工會向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申訴,近期調查報告出爐,指出國籍航空服儀規範構成性別歧視,違反聯合國公約,建議政府制訂服儀指引,並督促航空公司增加褲裝制服的選項。
-
長榮告空服員罷工案2審敗訴 工會籲莫浪費資源再上訴
|產經發生在2019年的長榮航空空服員罷工事件,公司方對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提告,要求賠償3400萬元損失,不過今(23)日二審判決出爐,再度判決長榮航空敗訴。工會呼籲公司不要再浪費資源繼續上訴,而截稿前長榮尚未對外回應。
-
2019年國內最久空服員罷工 長榮航求償3400萬二審再敗訴
|產經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2019年發起國內航空史上最久的17天罷工,長榮航空提告求償3400萬元,一審判決工會免賠,今(23)日二審再度宣判長榮航空敗訴。
-
3空服員外站遭性騷申訴獲賠 勞動部:員工在外站屬出差
|社會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在前年起,陸續收到會員在外站遭同事到性騷擾申訴,其間經歷桃園市政府認定,事發地點不在國內不罰,工會協助會員打民事官司。今(2)日證實,成功協助3位受害空服員提起民事訴訟,近期都順利得到賠償。勞動部表示,去(2023)年7月《性平三法》上路後,在外站視為出差,未來在認定上應該就沒有問題。
-
回顧國內航空3次罷工史 長榮空服員最久歷經17天
|生活長榮航空機師取得合法罷工權,可能發動航空史上第4次罷工,過去,包括華航與長榮都曾經有罷工行動,最長時間有17天,而國內航空業第一次罷工是在2016年,華航空服員不滿部分航班超時過勞、發起罷工,當時交通部第一時間撤換華航董事長,新接任董座上火線與工會談判,3天內讓罷工落幕,被譽為是「最成功罷工」。
-
空服員懷孕不上機遭轉職減薪 法院判長榮敗訴應返還薪資
|社福人權長榮航空今(8)日發出內部信,詢問機師在「罷工期間是否願意支援公司飛航勤務」,選項僅有同意,機師工會直指這是干擾罷工的不當行為。另一方面,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也發出聲明,自2021年開始協助懷孕轉任地勤的空服員,向長榮航空爭取保留職務津貼的訴訟,日前已獲桃園地方法院判決勝訴,長榮航空應以空服員原領職務津貼返還薪資。長榮航空晚間發佈聲明澄清,在罷工投票之後才發問卷,並無影響罷工投票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