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
-
歐盟藥物短缺嚴重 推關鍵藥品法促市場正常化
|全球全球藥品原料及學名藥供應長期依賴中國與印度,供應鏈一旦吃緊,藥品短缺的問題就會浮現。歐盟2022年至2024年間有136種藥物嚴重不足,從常見的抗生素到治療心臟病的藥物都有,為了解決這個延宕已久的難題,歐盟執委會現在推出了《關鍵藥品法》,要從政策面改革,引導市場正常化。
-
水仙宮市場攤商疑賣中國藥 台南衛生局稽查送驗釐清成分
|社會台南有民代揭露,中西區水仙宮市場內疑似有攤商非法販售中國藥品,甚至有醫藥直銷行為,因此台南市衛生局前往稽查,但沒有查到實品,攤商說是自己用的,目前衛生局先送檢民代提供的疑似藥品,釐清成分後再依法處理。
-
47藥品擬退出台灣 衛福部:多有學名藥替代
|生活食藥署統計,截至今(2025)年9月已經有47項藥品申請退出台灣市場,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除了一款抗排斥針劑外,其餘的台灣大多都有學名藥可以替代,不過有藥師跟一般民眾憂心,病人權益受損。另外衛福部也已經送出《藥事法》修法,希望授權食藥署在缺藥期間可以統一控貨。
-
印度14童疑喝止咳糖漿亡 檢出超量工業用有毒溶劑
|全球印度最近爆發了至少14名孩童相繼腎衰竭死亡的案件,而受害者清一色都服用了一款兒童止咳糖漿。根據印度官方的採樣檢驗,這款糖漿的大部分樣本裡都含有超量的「二甘醇」,這是一種工業有毒溶劑,即使少量攝取也可能致命。目前涉案的一名醫師與製藥公司都已被列為被告,印度政府也成立了特別調查小組,並將對一名受害女童的遺體進行相驗。
-
美國將課100%藥品稅 衛福部:已備預算因應
|生活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社群網站宣布,10月起將對所有進口藥品徵收100%關稅,除非該公司在美國設廠;另對廚具產品課徵50%關稅,重型卡貨車課徵25%關稅,軟墊類家具則是下週起課徵30%關稅。對於藥品關稅新制,衛福部長石崇良回應,會密切注意到後續藥價上的影響,韌性特別條例預算也有編列了相關預算,必要時可因應。
-
「瘦瘦針」胰妥讚恢復正常供應 食藥署要求優先用於糖尿病患
|生活被坊間俗稱為「瘦瘦針」的胰妥讚,原為治療糖尿病藥物,卻因具有抑制食慾與減重效果導致需求量大增,自2021年起即缺藥至今。食藥署本月發布胰妥讚恢復正常供應資訊,並強調將請藥廠優先供應給治療糖尿病之醫院及提供該慢性處方箋的藥局,以便用於真正有需要的糖尿病患。
-
準衛福部長石崇良揭政策方向 優先處理藥品關稅與急診壅塞
|政治準衛福部長石崇良下午與媒體會面,宣布上任後的新政策方向,他表示上任後,將優先處理美國新藥品關稅的衝擊、急診壅塞、護理師出走潮等問題,強化醫療韌性,並強調,依財務估算,明(2026)年健保安全準備金達1個月以上,明年調漲健保費的機率很低。
-
太田胃散日文成分標示有誤 食藥署下令回收41萬罐
|生活腸胃散是許多家庭常備藥品,不過食藥署昨(26)日公告,日本知名品牌「太田胃散」因外盒的日文成分標示有錯誤,違反《藥事法》,要求業者必須下架回收,約有37批、共計41萬罐產品受影響。
-
美關稅衝擊藥品供應鏈 衛福部祭4大策略防缺藥
|生活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全球藥品供應鏈,因此衛福部祭出4大策略應對,尤其針對藥品的庫存。不過也有立委提醒,衛福部要正視健保砍價和缺藥的惡性循環,以及本土量能不足等問題。
-
健保個別醫院總額上路 專家憂醫院不願開價差小藥品
|社福人權健保今(2025)年開始推動個別醫院總額,但傳出不少醫院疑似因此縮減門診或者延後非重要手術。藥學專家就擔心,還有的醫院會選擇藥價差大的藥品來賺錢,而不願意進貨比較貴的新藥,等於犧牲掉病患權益。健保署目前正在評估如何改革和監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