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大學
-
稀土回收率不到1% 瑞士研發萃取劑有望成突破口
|全球俄烏戰爭跟美中貿易戰引發全球對稀土資源的關注,稀土是現代科技產品的關鍵元素,但傳統從電子垃圾中,成功回收的稀土元素低於1%,而且過程不只複雜,還高成本、高耗能。瑞士蘇黎世理工大學就研發出提高分離稀土效能的新技術,可望為全球稀土與戰略金屬產業帶來新變革。
-
川普禁哈佛招國際生 歐亞各大學祭優惠搶人才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外國學生,雖然被法院裁定暫緩,但近7千名外籍生的未來充滿變數。歐洲與亞洲多所大學趁機展開搶人大戰,希望吸引哈佛的高材生轉學進來,提升學術水準,包括東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多所知名學府,都喊話並祭出方便優惠的政策。
-
科學家發現大王酸漿魷幼體 首次紀錄海中活動影像
|全球科學家最近進行海洋普查時,在南大西洋的深海處發現一隻年幼階段的巨型魷魚,它的學名叫做「大王酸漿魷」,長大後可達7公尺長、500公斤重。有一種說法認為,它就是中世紀挪威傳說中的海怪,過去紐西蘭漁民也曾抓到這種生物,但這次是人類第一次拍到它在海中活動的樣子。
-
教育部再禁與中國7軍工校交流 北京理工大學等「國防七子」入列
|兩岸繼禁止與中國廣州暨南大學等3校交流後,教育部長鄭英耀證實,將把北京理工大學等7所「軍工大學」列入禁止交流合作黑名單。由於這7校是由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管轄,一不小心台灣許多科技的關鍵技術會遭竊取,也已遭美國列為制裁名單。
-
美研究:人類腦內塑膠微粒含量迅速增加 可能影響中風、心臟病等疾病
|生活美國最新研究指出,人類大腦中的塑膠微粒含量可能正在迅速上升,且遍布人體內血液、精液、母乳、胎盤和骨髓等處,顯示環境中塑膠微粒污染急劇上升的現象,如今也反映在人體中。該研究同時也指出,人體內的塑膠微粒,可能與中風、心臟病等疾病有關。
-
巴塞隆納推回收捷運煞車電能 轉供電動車充電站
|全球電動車需要更多的電力來源,西班牙第2大城巴塞隆納現在有了新構想,推出「捷運充電」專案計畫。簡單說,就是把行之有年、從電氣化列車煞車系統省下的電能,除了提供列車本身所需,也接到市區電力網,並在車站外設置電動車充電站。
-
台捷打造海外晶創基地 跨國合作培育半導體人才
|全球台積電在德國設廠,未來將有大量的半導體人才需求,國研院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與捷克理工大學合作,成立海外晶創基地,藉由開設半導體課程,深化歐洲學生對半導體的應用。在課堂上,人人1台電腦,學生專注設計晶片,並踴躍回答老師提問,有學生還說未來想到台灣學習進階的半導體技術。
-
史丹佛大學研究人體老化 44、60歲身體快速衰老
|全球人體並不是逐漸老化,而是在2個時間點,會呈現快速老化;美國史丹佛大學的1項研究顯示,在44歲跟60歲這2個歲數,人體分子會出現劇變。44歲時會酒精跟咖啡因代謝變慢,要花更長時間恢復;到了60歲脂肪代謝變慢導致肌少症,還有心血管疾病、免疫調節和腎功能等相關分子出現劇變。
-
台積電與德推半導體人才培育 30德生赴台上課實習
|文教科技台積電在德勒斯登設廠,未來需要大量的半導體人才。因此,台積電和台大與薩克森邦政府共同推動的「半導體人才培育計劃」,已經有30位德勒斯登工業大學的學生,到台大上半導體課程,並進入台積電實習,明(2025)年更預計將和陽明交大與台科大合作。
-
研究:氣候已改變颱風生成 將離陸地更近、停留更久
|生活凱米颱風上週侵襲菲國馬尼拉、中國城鎮,也重創台灣。1份研究顯示受到氣候變遷影響,東南亞颱風生成地點,離陸地越來越近且增強速度更快,在陸地上空停留的時間也更久。學者認為必須強化基礎設施,並且設法減少碳排放,以降低未來颱風帶來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