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
-
研究指用直髮劑與子宮癌相關 非裔患者提集體訴訟
|全球美國去(2022)年一項研究發現,直髮劑的化學成分和子宮內膜癌存在關聯性,患者於是對產品生產商提出了集體訴訟,已經有6千起立案。除了控告10多家業者掩蓋健康風險,還打出種族以及文化歧視牌。不過業者強調,目前的科學證據無法證明致癌的因果關係。
-
代理孕母合法化卡關已久,為何引起爭議?【獨立特派員】
|社福人權在台灣,代理孕母議題由於存有倫理及價值觀爭議,因此就算2007年《人工生殖法》通過,還是無法讓代孕入法,直到2020年立委吳秉叡提出《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通過一讀,才有新的進展。不過眼見這屆立委任期已經快要屆滿,修法是否也將隨著胎死腹中?
-
代理孕母法案遲未進二讀 國健署:再邀各方代表討論求共識
|社福人權代理孕母合法化在台灣討論已久,《人工生殖法》修法目前僅在2020年一讀通過,遲遲未走入二讀。對此國健署表示,《人工生殖法》代理孕母部分,過去已多次邀集專家學者及各方代表開會討論,收集相關意見後,希望尋求最大共識,會再進一步討論。
-
35歲以上婦女子宮肌瘤發生率3成 懷孕應防早產
|生活41歲的藝人Selina宣布懷孕,提到自己有子宮肌瘤問題。對此婦產科醫師表示,子宮肌瘤是婦女常見疾病,35歲以上婦女發生率約3成,若肌瘤長在子宮下段或子宮頸,就有早產風險,建議婦女若出現經痛、經血量多或小腹莫名隆起等症狀,應及早就醫檢查。
-
美研究指直髮膏增子宮內膜癌風險 患者告業者未註警語求償
|生活經常用直髮膏會影響健康嗎?美國國家環境衛生研究所在17日發表一項新研究發現,直髮膏的「鄰苯二甲酸酯」和「內分泌干擾素」等化學成份會增加子宮內膜癌的罹患風險,愈常使用者機率也跟著提高。美國一名34歲子宮內膜癌患者便以此提起民事訴訟,控告萊雅並未加註風險警語,要求賠償醫療費用。
-
英國研究發現胎兒在子宮裡就懂得挑食 表情隨味道不同變化
|生活英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寶寶的挑食傾向可能早在媽媽肚子裡就開始了。透過4D超音波,研究人員第一次觀察到子宮內的嬰兒對母親吃進食物味道的反應,遇到胡蘿蔔時多數綻放燦爛笑容,遇到帶點苦味的羽衣甘藍菜則會扁嘴做鬼臉。
-
女子懷雙胞胎其一流產 子宮頸環紮手術保胎
|生活高雄一名37歲的柳小姐,求子六年終於利用試管嬰兒懷下異卵雙胞胎,卻在懷孕17周時發現其中一個胎兒的羊水袋滑出陰道,最後也沒能保住,往常雙胞胎,只要一胎產出、另一胎也會生產,為了幫柳小姐保住寶寶,醫院緊急替她在已經軟化擴張的子宮頸做環紮術,讓剩下的寶寶能在媽媽肚子長大。
-
【P觀點】子宮保衛戰》人工流產取消配偶同意權在吵什麼?
|2020年11月,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一則「已婚女子捍衛自己的權益」的提議,主張要求政府廢除已婚女性墮胎須經配偶同意的規定,在短短十天內,獲得7505個附議。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也表態,將啟動《優生保健法》修法,除了將去歧視化,把《優生保健法》改為《生育保健法》外,未來已婚婦女接受人工流產手術將不再需要配偶同意,預計在三月公吿草案。 女性生育權再度引發討論,然而已婚婦女墮胎與否,
-
變性網紅無子宮卻稱懷孕 男友宣稱是「人體測試」遭醫院駁斥
|一名變性網紅「罔腰」,在IG公布懷孕,還PO出檢驗單和超音波照片,而她的男友聲稱是人體測試,引發外界質疑。婦產科醫師強調,即使做了子宮移植手術,成功受孕機率也不高。如果是腹腔懷孕,恐怕胎兒跟母體都會有生命危險。衛福部表示,在台灣無論子宮移植或是代理孕母都尚未合法。PO文如果涉及醫療廣告,將依法開罰。 電影《魔鬼二世》中,男人也能生小孩的情節,在27年前看似荒誕,如今現實生活中,國內變性網紅「罔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