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
-
公館圓環9/13拆除引發討論 北市府、民代、居民各方說法一次看
|生活北市交通局27日宣布,將於9月13日凌晨動工拆除公館圓環並改為正交路口,公車專用地下道也將填平,改為平面大客車專用道。包含市議員、當地居民、路權團體等今(28)日聯合舉行記者會,抗議北市府忽視民意;北市府則強調,因評估標線改善方案成效有限,才會維持拆除決定。《公視新聞網》為您整理各方意見。
-
酒駕車主連坐扣牌引議論 交通部擬修法明確化
|社會現行法規酒駕車輛或酒駕後拒測,車牌一律吊扣2年,不過先前卻有車主名下小客車被兒子開出門,遭到攔查為酒駕,並吊扣車牌,被最高法院認定,酒駕駕駛與車主為同1人才適用扣牌規定。對此,交通部表達尊重,但也表態將提修法,未來只要是駕駛人酒駕,不論車輛是誰的一律扣牌。
-
1到5月8縣市行人死亡數增加 交通部祭檢查表等改善措施
|生活交通部今(6)日公布今(2025)年1月到5月的道路安全統計,如果從行人死亡的統計來看,包括新北市、基隆市、南投縣共8個縣市,和去年同期相比在行人死亡數呈現不減反增,交通部也祭出改善措施。
-
Model S自駕車禍釀行人1死1傷 美陪審團判特斯拉須賠台幣逾70億
|全球美國佛羅里達州2019年發生一起特斯拉Model S電動車撞上行人,並導致1死1傷事故。邁阿密法院陪審團本月判定,肇事車輛的自動輔助駕駛功能失效,必須負擔本件死亡車禍33%責任,因此裁定特斯拉公司須向受害者支付總額超過2.4億美元的賠償金,約相當於台幣71.8億元。對此特斯拉公司表示,將再提起上訴。
-
高市老翁闖紅燈遭撞亡 駕駛未停讓將吊照送辦
|地方今(22)日凌晨高雄發生一起死亡車禍。年約79歲的林姓老翁走在行穿線準備過馬路時,遭一輛小客車高速撞上,老翁送醫後宣告不治。警方初步調查,老翁當時是闖紅燈走在行穿線上,駕駛則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沒在行穿路口前停讓行人致人死亡,將吊銷駕照,也將依違反《刑法》過失致死罪,移送高雄地檢署偵辦。
-
名醫周佳正遭公車奪命 北市交通局研擬行穿線退縮
|生活乳癌權威周佳正醫師,日前在台北市過行穿線時被轉彎的公車撞上,送醫不治。今(21)日桃園醫院在院內設立追思場地,湧入大批醫護以及病患前來悼念。另外,台北市交通局也重回事故現場勘查,目前評估將會研擬行穿線退縮、設立庇護島等措施,也會透過號誌調整,讓該路口左轉的公車有更安全的轉彎時機,避免憾事再發生。
-
再傳大客車撞人悲劇 民團籲加裝行人辨識防護系統
|生活又發生大客車撞人悲劇,民間團體呼籲交通部,所有大車都應該加裝行人辨識安全防護系統。交通部說明,現行道路交通安全規則,已經規定所有市區公車都安裝行車視野輔助系統;現行交通部補助,市區客運業者電動公車也都會再進一步配備ADAS系統。對於民團的建議,會持續關注國際狀況適時導入。
-
台南電動自行車無視導護 硬闖行穿線險撞學童
|地方台南市安平區怡平路昨(30)日發生了一起電動自行車闖越斑馬線的案件,由於當時剛好是上課時間,有很多小孩正在過馬路,差點就撞上小朋友,因此台南市警方目前已經調閱監視器,若事證明確將依法開罰。
-
夾縫中的單車路權,如何打造自行車友善城市?【獨立特派員】
|生活台灣擁有「自行車王國」的美名,卻在都市交通規劃中,對自行車族顯得格外冷漠。儘管政府陸續推動「三橫三縱」的車道建設,然而實際通勤環境仍讓騎士們進退兩難。當自行車只能在人行道與馬路之間游移,路權的模糊不清成為安全隱患的根源。
-
高雄2校擬試辦「橫斷旗」 穿越無號誌路口時揮旗提醒停車
|地方改善校園前交通安全,也維護學童以及民眾行走安全,高雄市參考日本「橫斷旗」規劃,針對未設置號誌路口,穿越馬路時揮舞旗幟,提醒駕駛停車,暑假過後將在鳳山區2所學校試辦,讓學童或行人在走行穿線時揮舞,增加辨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