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
-
AI機器人觀摩影片自學 完成8次豬屍膽囊切除手術
|全球AI應用持續擴大,AI晶片龍頭輝達股價再創歷史新高點,市值在盤中觸及4兆美元大關。現在AI不但能寫報告、做規劃,還學會開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AI手術機器人,靠著看影片學習,成功在豬的屍體上,8次獨力完成全套微創膽囊切除手術,被視為重大里程碑。
-
民進黨高雄市長初選3強激戰 邱議瑩成立競選辦公室
|政治民進黨高雄市長初選,隨著許銘春、林岱樺因涉貪及詐領助理費接連爆出爭議後,逐漸白熱化。選區在大旗美地區的立委邱議瑩,25日上午在市區成立競選辦公室,展現企圖心。另兩位表態參選的對手,則不約而同在台北召開記者會,許智傑主張,爭取台積電一奈米廠在高雄橋頭設廠;賴瑞隆則鎖定交通議題,提出運用AI等技術升級高雄交通系統。
-
國5轎車撞緩撞車 肇事者稱有開啟輔助駕駛
|社會宜蘭國道5號一名楊姓女駕駛開車開啟輔助駕駛北上,卻不慎直接撞上前方進行清掃作業的高公局緩撞車,車上兩人受傷送醫,所幸沒有生命危險。警方呼籲,駕駛人切勿過度依賴輔助駕駛系統,應隨時注意前方動態與路況。
-
大貨車散落水塔桶槽險砸後車 公路局:將調查開罰
|社會有男子開在國道,車上卻有螢幕正在播放歌曲影音,被質疑危險駕駛,但國道警察表示,目前未獲報,初判駕駛沒有持續觀看,未涉及違法。另外,在台61線則有大貨車散落水塔桶槽,差點砸向後方車輛,公路局回應,尚未接到檢舉,但飛散所載貨物已展開調查,後續將依《道交條例》開罰。
-
需求逆風日廠暫緩電動車計畫 本田攻油電車、日產裁員求生
|全球電動車被視為對抗氣候變遷、能源革命的未來產業,但正面臨需求降低的逆風,日本3大車廠紛紛對電動車發展踩了煞車,本田汽車(Honda)本週宣布縮減相關研發,把產品重心轉移到當前更受歡迎的油電混合車;而虧損嚴重的日產汽車(Nissan),則推動在全球關閉7座工廠,裁員2萬人的大規模瘦身計畫,期盼浴火重生。
-
特斯拉駕駛國道放手自駕 忙照鏡、滑手機挨罰
|社會有民眾在國道3號苗栗大山路段目擊,內線一部特斯拉女駕駛,開啟自動輔助駕駛後一路放手,還滑手機、照鏡子,警方將對駕駛依法開罰。專業車評也表示,自動駕駛判讀還是會出現誤差,駕駛人不宜過度依賴,避免發生危險。
-
永續高科技城市東京展登場 台灣20多家新創企業參展
|全球亞洲最大的新創盛會在東京登場,今(2025)年以AI和未來城市發展為主軸,吸引全球600多家企業參展,其中有20多家來自台灣的新創企業,把AI應用在3D虛擬人、自動駕駛技術和醫療的發展上。另外主辦單位還特別邀請前數發部長唐鳳到場演講,吸引許多目光。
-
飛行車AirCar最快明年初量產 擬售台幣2400萬
|文教科技飛行車量產的時間點愈來愈近,可能就落在2026年的年初。中東歐的斯洛伐克表示,他們之前授予適航證書給當地克萊因願景公司所生產的飛行車原型AirCar又推出了最新版,AirCar標榜只要300公尺長的跑道就能起飛,而售價落在60萬英鎊、約台幣2400萬元。
-
德國測試遠端搖控駕駛車 360度汽車環景掌握路況
|全球無人駕駛車除了美國已經上路,大部分國家都還在試營運階段。德國1家科技公司瞄準未來商業無人車市場,多年前就開始進行遙控駕駛車的實際測試。所謂的搖控,就是1名真人駕駛員在控制站裡,透過行駛中汽車上的多角度鏡頭,身歷其境操控這輛汽車。這項技術的測試,也是為將來的無人駕駛計程車預做準備。
-
巴塞隆納測試無人自駕公車 開放民眾免費搭乘
|文教科技西班牙巴塞隆納日前進行無人自駕公車測試,總長約2.2公里的環形路線,讓所有民眾免費搭乘體驗。這款無人公車充電一次可以行駛120公里,最高時速40公里,是由法國車商雷諾與自駕技術公司文遠知行共同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