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差距
-
平息反政府示威民眾怒火 印尼總統撤議員優渥待遇
|全球東協最大經濟體印尼局勢動盪,為了平息已經造成6人死亡的反政府示威,總統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宣布,將撤銷國會議員津貼,並暫停他們海外考察。由於有民眾闖進財長官邸洗劫,他也提出嚴正警告,表示警方對違法行為將不予寬容。雖然總統親上火線做出讓步,但有多個學生團體還是揚言會繼續示威,直到貪腐與失業問題解決為止。印尼貧富差距嚴重,近來因為川普對中國祭出高關稅,導致大量廉價商品傾銷印尼,衝擊當地製造業與就業,都是民怨沸騰的導火線。
-
新加坡執政黨壓倒性勝選 人民行動黨延續60年執政
|全球新加坡大選結果於今(4)日出爐,由人民行動黨獲得壓倒性勝選,在國會97個議席中贏得87席,延續其60年來的執政。外媒分析,即便過去民調顯示,新加坡選民在生活成本上漲、內閣官員醜聞等爭議下,越來越渴望政治多元化,但面臨川普關稅戰等危機,仍不傾向用選票冒險,因而支持更有經驗的政黨。
-
中國經濟成長停滯 重慶農民搭地鐵賣菜省運費
|全球中國人大5日公布工作報告,希望可以用貨幣政策與消費補貼雙管齊下,達到GDP成長5%的目標,但有專家對效果抱持保留態度。而重慶則出現菜販為了節省運費搭地鐵去賣菜,凸顯貧富差距仍大。
-
財政分配大調整,中央與地方權責如何平衡?
|政治《財政收支劃分法》去年三讀通過修法,中央政府每年的非法定支出,將有28%必須轉移到地方政府。新法若順利上路,估計地方將多出3753億元的預算,但行政院及中央部會都疾呼,修法將破壞財政秩序、嚴重衝擊中央施政。到底財劃法修正了哪些內容?將影響到哪些施政項目?這些錢如何分配?
-
全球政經高層齊聚世界經濟論壇 瑞士會場外示威者抗議
|全球全球政經高層齊聚瑞士渡假勝地達沃斯,參加即將召開的世界經濟論壇,慈善團體樂施會會前照例發表年度不平等報告,指出去年有錢人財產增長幅度破紀錄,10年內全球將出現5位身價破兆美元的超級富豪,馬斯克將是第一人,警告這些握有巨大政治影響力的新興貴族寡頭,正準備從下屆美國總統川普的任期中大發利市,擴大貧富差距。達沃斯的會場外,也出現大量示威者,要求經濟民主化與氣候正義。
-
總統賴清德2025新年談話 盼民主方式解決政治紛爭
|政治賴清德今(1)日發表2025新年談話,回顧2024年震災、風災等挑戰以及台灣12強、巴黎奧運奪金等榮耀,也展望新的一年全球逾70國展開全新政局,面對國際局勢動盪,台灣必須強化國防力量、與民主陣營合作。針對立法院爭議法案,賴清德則提出以民主方式解決,列舉覆議、釋憲、人民選舉罷免等手段,表達朝野能共同合作的期盼。
-
藍委提案修法停砍軍公教年金 施能傑:將使退輔基金提早用罄
|社福人權軍公教年改施行6年,立法院國民黨團有意修法,提出《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多達20個版本,要求停砍軍公教年金,也就是停止退休所得替代率再逐年降低。但銓敘部長施能傑今(5)日表示,恐讓退撫基金提早4到5年用罄,不建議修法;民進黨團指出,年改不能走回頭路,主張先舉行公聽會再審查。
-
中產階級財富縮水、富者越富 學者:租稅制度漏洞
|生活今(2024)年4月,主計總處發布了一份國人家庭財富分配調查報告,值得觀察的是,出現中產階級財富縮水,但富者卻越富的現象。學者認為,現有的租稅制度對中產階級較不公平,人力專家也說,中產階級的消失和產業發展失衡有關。
-
立陶宛國會大選變天 對台友好立場是否轉變受關注
|全球立陶宛國會大選週日(10月27日)舉行第2輪投票,在野的社會民主黨維持第1輪投票領先的優勢,成為國會最大黨;不過席次並沒有過半, 將與2個小黨合組聯合政府。 立陶宛變天後,與台灣友好的立場是否出現變化受到關注。
-
主計總處調查去年家庭收支 差距縮為6.12倍為4年來最小
|產經主計總處公布去(2023)年家庭收支調查,最高收入家庭與最低收入差距為6.12倍,是4年來貧富差距最小的一次。學者分析,因去年國內經濟狀況較為特殊,為外冷內熱,外銷因全球終端需求減緩下滑,內需則因解封後報復性消費熱絡,導致最高與最低收入家庭的差距減緩,長遠來看要拉近貧富差距,還是要刺激內需市場維持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