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千兆遺產恐加劇貧富差距 專家籲G20介入設監測機構
《衛報》報導,經濟學家與倡議人士在最新全球貧富差距報告中警告,2035年時全球將有逾70兆美元(約新台幣2161兆元)的遺產轉移至下一代,恐進一步擴大貧富差距,呼籲G20(20國集團)主要國家應介入並採取因應行動。
此份由南非總統拉瑪佛沙(Cyril Ramaphosa)委託專家獨立製作的報告指出,自2000年至去(2024)年期間,全球新增財富的41%由全球最富有的前1%人口包辦,相較之下,最底層50%人口卻僅分得1%財富。
報告指出,隨著財富不平等持續擴大,加上複利效應導致富者更富,在缺乏有效遺產稅制度情況下,這些不平等的財富差距也會不斷於世代間傳承,削弱社會流動性與經濟效率。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Joseph Stiglitz)根據報告指出,全球逾8成國家、9成人口符合世界銀行的「高度不平等」指標,且該不平等現象持續惡化;而高度不平等國家出現民主倒退的可能性,是相對平等國家的7倍。
撰寫此份報告的獨立專家委員會主席、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史迪格里茲(Joseph Stiglitz)表示,先前研究已顯示,貧富差距擴大不僅會削弱民主制度,也助長民粹主義,因此建議G20設立類似「聯合國氣候變遷政府間專家小組(IPCC)」的常設監督機制,監測全球財富不平等趨勢,協助各國制定對策。
對此,拉瑪佛沙表示,南非擬於本(11)月底即將舉行的G20會議中,將財富不平等議題納入國際議程。倡議團體則預期,德國等部分G20成員國,可能會在22日部長級會議前表態,支持成立監測全球財富不平等的常設機制。
據《衛報》報導,G20於2008年金融危機後成立,旨在成為比G7更具代表性的全球經濟論壇,成員國包括南非、沙烏地阿拉伯、墨西哥與英國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