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美紐約市長選舉11/4登場 3大候選人聚焦生活成本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美國第一大城紐約市即將在11月4日舉行市長選舉,34歲的民主黨候選人曼達尼(Zohran Mamdani)可能成為當地第一個穆斯林市長,他稱自己為民主社會主義者,主張有錢人增稅、凍漲房租和免費公車,讓居民都負擔得起在紐約市生活。激進左派路線吸引年輕人買單,飽受通膨壓力的市民也非常有感,不過企業界則擔心高稅率的相關衝擊。

本屆紐約市長選戰,居高不下的生活成本是選民最關心的議題。

皇后區社工蘭茲說道,「我有碩士學位,我有一份工作,即使有這些,在紐約仍然很難過日子。」

850萬人生活的紐約市,疫情後通膨已經居高難下,四分之一居民無力負擔基本生活,房租中位數突破4000美元,比全國平均高出1倍,今(2025)年第1季又漲了近6個百分點。

自稱民主社會主義者的民主黨市長候選人佐蘭曼達尼,主張課徵富豪稅、租金管制公寓的房租凍漲等措施,要讓紐約居再次負擔得起,小市民十分有感。

民主黨紐約市長候選人曼達尼表示,「我們相信公車應該又快又免費,我們要興建數十萬可負擔住宅對抗壞房東,並且凍漲房租。」

紐約市首投族布萊恩特認為,「他想讓紐約市更住得起,加強約束管制億萬富翁,不讓他們繼續壓榨小人物、壓榨工薪階級。」

曼達尼的政見還包括打造公營超市以平抑食品價格,基本時薪從現行16.5美元分階段提高到30美元,以及免費托育等等。擴大政府干預、對抗社會不公與貧富差距的激進左派路線,被川普總統形容為100%的共產主義瘋子,能否真正落實也是個問號。

不過在民主黨基本盤、自由派風氣盛行的紐約市獲得空前回響,選民對川普政府強力清掃移民、想派國民兵進駐維安的政策更是對立明顯,讓曼達尼在多數民調穩居領先。

紐約市居民羅斯納表示,「我投曼達尼,沒錯他是很激進,我60多歲了,我認為改變是必要的。」

34歲的曼達尼在烏干達出生,父母是印度裔政治學者與製片人,成長於優渥環境卻長期關注弱勢,當過饒舌歌手且善於網路空戰,現任紐約州議會議員,在民主黨紐約市長初選以黑馬之姿,擊敗因為性騷擾醜聞下台的前紐約州州長古莫(Chris Cuomo)、獲得提名,如果當選,將成為紐約市第一位穆斯林市長。

但古莫以獨立身分參選,他跟共和黨提名的斯利瓦(Curtis Sliwa)都是嬰兒潮世代的老人,跟選民較有距離感。古莫拿曼達尼的穆斯林身分作文章,攻擊他在以哈衝突中支持巴勒斯坦的立場,影射他支持恐怖份子、製造猶太選民不安;曼達尼強力反擊伊斯蘭恐懼症與亂貼標籤。

10月2場選舉辯論會除了經濟、市政路線,如何面對川普也是焦點。

共和黨紐約市長候選人斯利瓦認為,「你贏不了川普,大部分牌在他手上,他已經削減聯邦,對醫療補助和營養補給的援助資金,揚言削減紐約市住房管理局的資金,若你突然變得敵對,你就會輸,誰會受傷?紐約市人民。」

民主黨紐約市長候選人曼達尼說:「川普3大競選承諾,主張建立史上最大遣返部隊,追擊他的政敵,並降低生活成本。若他想和我談第3部分(降低生活費)我隨時奉陪;若他想為實現前2項主張犧牲紐約人利益,我會對抗到底。」 

紐約市長獨立候選人古莫則說道,「我對抗過他,我打敗了他;新冠疫情期間,他要隔離紐約州,我阻止了他;他打算削減對聯邦計畫的援助,我阻止了他。」

這場選戰被視為明(2026)年期中選舉前哨戰,曼達尼儘管一路領先,他的民主社會主義路線太左、太激進,也讓黨內溫和派有所疑慮,擔心嚇跑企業跟有錢人,不利中間選票。

高層對他的支持偏向謹慎,只有同路線的佛蒙特州參議員桑德斯,與進步派紐約州參議員歐嘉修寇帝茲全力相挺,這禮拜紐約州長霍楚兒也為他站台。

而路線相對溫和的古莫則獲得退選的現任市長亞當斯支持,共和黨保守派也呼籲棄保支持古莫,讓他在選前拉近了跟曼達尼的差距,這場路線之爭的選舉結果將在11月4日揭曉。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