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
-
惡性平滑肌肉瘤侵犯心臟 北榮14小時罕見手術搶命
|生活一名50多歲的潘女士,健檢發現罹患「惡性平滑肌肉瘤」,而且腫瘤位置險惡,更已侵犯心臟,手術成功的機率僅40%。曾一度絕望的她,最後歷經14小時完成「肝臟自體移植合併體外心肺循環」手術,術後至今半年狀況良好。
-
心臟病患者少年化 40-60歲男性心梗窒夯懸
|9/29是「世界心臟日」,根據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觀察,最近40到60歲男性心梗窒的發生率有衝懸,而且心臟病患者的年歲有降低。醫生提醒,觀察少年患者,上主要是高血壓佮食薰造成,民眾若感覺胸坎實實、會疼,上好緊去予醫生看。(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心臟病年輕化 醫:主因吸菸與高膽固醇
|生活9月29日是世界心臟日,根據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觀察,近年40到60歲男性心肌梗塞發生率大幅提升,臨床上出現心臟病患者年齡下降,醫師提醒,觀察年輕患者最主要的危險因子就是高血壓和吸菸,若出現胸悶胸痛,最好盡早就醫。
-
台灣AED密度全球第二,推廣使用障礙仍多!【獨立特派員】
|生活台灣在公共場所廣設超過1.5萬台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設置密度全球第二高,卻因「找不到、拿不到、不會用、不敢用」等現實問題,使用率不到3%,路倒患者存活率也遠低於美國。為此,「愛陌生推廣協會」創辦人,同時也是急診醫師的林治圩,帶領團隊正積極推廣,結合平台技術與民間倡議,期望讓AED從冷冰冰的設備,成為日常中隨時能發揮「心臟重開機」作用的救命工具。
-
抗心臟病乙型阻斷劑「男女有別」? 研究揭可能增女性復發風險
|文教科技近期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常見的心臟病治療藥物「乙型阻斷劑」,其實反而可能導致部分女性心臟病再度發作,並增加住院和死亡風險,但對男性則不會產生相同影響。研究作者指出,這是由於過往心臟病治療相關研究缺乏女性樣本所導致,但也強調,乙型阻斷劑對於心臟輕微損傷患者仍然具有一定治療效果。
-
英國研發心臟疾病AI聽診器 號稱可在15秒內檢測心臟衰竭
|全球英國近期研發出一款針對心臟疾病的新型AI聽診器,可分析人耳無法察覺的心跳、血流些微差異,並進行快速心電圖檢查。研發單位號稱,在15秒內就能檢測心臟衰竭、心臟瓣膜疾病、心律不整等狀況。
-
亞東醫院微創瓣膜中心 開心手術今年破萬例
|生活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心臟疾病是2024年國人10大死因第2位,也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了減少手術風險及併發症,新北市亞東醫院成立全國首個結合心臟內外科的「微創瓣膜中心」,更在今(2025)年5月達成開心手術突破1萬例的里程碑,上午院方舉行記者會、還邀請開心病友回娘家。
-
肺移植重症名醫高國晉 佇辦公室昏去袂赴救
|重症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教授級醫師高國晉,昨昏(7/20)佇辦公室昏迷,搶救了後猶是救無轉來,食到59歲。高國晉醫師長期推動重症醫療佮韌性計畫,佇新冠疫情期間也做外部專家。高醫師過身,衛福部也發新聞稿表示哀悼。(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重症醫學會理事長高國晉 辦公室昏迷不治
|生活又傳出名醫離世消息!目前擔任重症醫學會理事長,也是林口長庚醫院教授級醫師高國晉,昨(20)日在辦公室昏迷,搶救後仍不治死亡,享年59歲,震驚醫界。由於高國晉長年致力於急重症醫療及韌性計畫,也曾在新冠疫情期間擔任外部專家,衛福部發新聞稿,沉痛哀悼長年協助防疫的夥伴,而醫界則警示,半年內接連有兩位胸腔重症醫師猝死,凸顯國內胸腔重症醫師缺乏新血的困境。
-
川普手背瘀青、腳腫脹 白宮:僅慢性靜脈功能不全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近來多次被拍到手背瘀青以及腳部明顯腫脹,令外界懷疑,高齡79歲的他是否健康亮起紅燈。白宮發言人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今(18)日對外說明,川普近來做了健康檢查,健康情況相當良好,只是有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的狀況,並無大礙;至於他的手部瘀青和腳部腫脹,是因為太常握手、加上長期服用阿斯匹靈所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