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年輕化 醫:主因吸菸與高膽固醇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9月29日是世界心臟日,根據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觀察,近年40到60歲男性心肌梗塞發生率大幅提升,臨床上出現心臟病患者年齡下降,醫師提醒,觀察年輕患者最主要的危險因子就是高血壓和吸菸,若出現胸悶胸痛,最好盡早就醫。
在專業人員輔導之下,民眾接續練習CPR,9月29日被稱為世界心臟日,專家提醒,近年出現心臟病患者年齡降低的趨勢。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董事長林俊立說,「40歲的病人院外猝死了,他胸痛就倒下來了,不過他的朋友很快幫他急救,當下不要只有說大家都在一直叫119,可是都沒有人做任何急救動作。」
醫師分享,有40歲男性個案,因為冠狀動脈中的左前降支堵塞,前一刻還在唱歌,卻突然發病;也有一名42歲小吃店老闆娘肚子不舒服,以為是腸胃問題,拖了2、3天,突然休克才發現是心肌梗塞,甚至接觸過年僅35歲的年輕患者。
台北市居民洪小姐表示,「可能就是運動比較少,壓力比較大。」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心血管疾病每年奪走2050萬條性命,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第1名。心臟基金會也觀察,近年40到60歲男性心肌梗塞發生率大幅提升,另外也特別提醒,絕對不能忽視「吸菸」這項危險因子。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李貽恒說,「心臟上面血管發生問題最常見的症狀,當然就是胸口的不舒服,這個最常見,但是它的表現其實是千變萬化,在台灣50歲以下的人發生心肌梗塞,最重要的原因有2個,一個就是吸菸、一個就是膽固醇高,因為30到40歲的中壯年,他可能沒有高血壓,他也沒有糖尿病。」
心臟基金會指出,吸菸者發生心臟疾病,包括心肌梗塞、心絞痛等疾病,風險高於沒吸菸者2到4倍,呼籲若有三高或家族病史的民眾要盡早戒菸;另外也要規律運動、定期監測血壓、隨時監測心律,遠離疾病威脅。
姜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