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
-
澳洲發現史前鯨魚化石 滿嘴尖牙似寶可夢
|全球地表最大的哺乳類鯨魚一直被認為是溫馴巨獸,但最新化石顯示,牠的祖先體型迷你還長滿尖牙,是海洋兇猛獵手。古生物學家形容化石外型像鯨魚、海豹加寶可夢,這項發現有助了解鯨魚進食與行為的演化。
-
香港海洋公園雙胞胎貓熊滿周歲 園方照顧者社群分享成長點滴
|全球在香港海洋公園出生的一對雙胞胎貓熊,今(15)日正好屆滿1周歲,牠們可愛的萌樣圈粉無數。負責照顧牠們的園方人員梁家綸,因為經常在IG上分享牠們成長的點點滴滴,也擁有廣大粉絲,被暱稱為貓熊老爹。貓熊老爹說,他把貓熊當作自己的家人,看著牠們平安健康長大,他也感到很開心。
-
暖化衝擊海豹育幼 救援回歸海洋卻難覓食
|全球立陶宛的保育人員今(2025)年3月在岸邊救起9隻奄奄一息的小海豹,還帶回機構教導牠們如何在大自然獨立生存。隨後保育人員將這些小海豹野放回波羅的海,只是在這片海域小海豹們得面臨主食幾乎已被破壞殆盡的挑戰。
-
特教生毋捐工讀金 臺北海大主任受指控霸凌
|臺北海洋科技大學特教中心主任,5月予特教生的家長檢舉,因為無欲配合共台積電提供的工讀費捐轉去,囡仔就去予人霸凌;家長閣講,這寡捐轉去的錢攏毋知走去佗。(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家長控特教主任要求回捐工讀費 海科大表示已調離調查中
|社會台北海洋科技大學特教中心主任5月時遭特教生家長檢舉,因不配合把台積電提供的工讀費回捐,孩子遭其霸凌,家長還指控這些回捐的錢款項用途不明。校方表示,5月下旬受理案件,5月底將老師調離行政職,已委請3位校外委員進入調查。
-
風雨夾擊的試煉!颱風剛走中南部又遇強降雨【我們的島】
|颱風剛走,大雨又來襲,7月5日丹娜絲颱風帶來強風,導致嘉南地區超過三萬戶房屋受損,三週過後不少房屋尚未修復完畢,7月28日西南氣流又帶來豪大雨,重創中南部多個地區發生淹水,強風、豪雨接連襲擊,該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難題?
-
研究:全球塑膠污染量已達80億噸 回收比例不到10%
|全球一項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全球塑膠產量自1950年以來已成長200倍,而目前全球塑膠污染量已高達80億噸,但真正被回收的塑膠量卻不到10%。報告中也提到,塑膠可能會對嬰幼兒造成嚴重影響,並增加流產、早產、死胎和出生缺陷風險。
-
水中機器人直播深海 每日觀看人數逾百萬
|全球海底1、2000公尺深的海洋生物是人類遙不可及也難以看到的世界。阿根廷和美國的科學家發明一種水中機器人,將影像傳回地面,並且在YouTube頻道上直播。不只這樣,科學家還會擔任主持解說工作,而這也引起世界各地愛好海洋生物的人士好奇觀看,每天收看YouTube的人數超過上百萬。
-
無所不在的塑膠微粒,正影響人們的健康與環境!【獨立特派員】
|生活從飲用的礦泉水水瓶到外帶的咖啡杯與餐盒,從日常佩戴的口罩到呼吸的空氣,塑膠微粒早已滲入人類生活的每個角落。這些肉眼看不見的塑膠微粒,已被證實存在於自然環境、生物體、人體器官,甚至大腦中。隨著國際社會將於八月展開塑膠公約談判,面對塑膠微粒帶來的健康與環境挑戰,全球正處在行動與改變的臨界點。
-
澳洲東西岸珊瑚首度同時白化 科學家:海水未如常降溫
|環境由於海水升溫,澳洲近期首次出現東西岸珊瑚礁同時白化的現象,科學家指出,這是第4次全球大規模珊瑚白化的其中一部分,目前世界上已有80%的珊瑚受影響。澳洲西岸寧格魯礁的遊客表示,自己像在屍體上浮潛。明德魯基金會研究科學家則示警,當地海水原本應從4月開始降溫,今(2025)年卻沒有如常下降,擔心未來將持續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