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
-
小琉球等海域珊瑚覆蓋率降 環團疑與漁船活動有關
|環境綠色和平與學者展開生態調查,走訪屏東小琉球、澎湖南方四島及台東三仙台,透過結合船舶自動識別系統,比對20個潛點的珊瑚生態影像,結果發現小琉球與南方四島雖然已劃設海洋保護區,水下珊瑚覆蓋率還是下降,懷疑可能和漁船活動頻繁有關。
-
台灣鯨豚擱淺高峰期將至 為何擱淺逐年變多?發現如何救援?
|環境每年秋季至隔年春天是台灣鯨豚擱淺的高峰期,1年可達150起擱淺案件,且紀錄遍及全台沿岸,近十年也有變多趨勢。一般民眾若碰上鯨豚擱淺該如何伸援?什麼是「三要四不」原則?
-
中山大學發現黑潮「珍奶效應」 解密海中營養鹽傳輸機制
|文教科技中山大學最新研究顯示,南海深海中的營養鹽,會透過海中的湧升流與內波,加上黑潮上湧的連續作用,向上翻攪到淺層,再透過黑潮輸送至東海,促進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東海成為全球最具生產力的漁場之一。研究團隊形容,此作用就像奶茶杯底的珍珠因攪拌而浮起,因而將其命名為「珍奶效應」,成果已刊登於國際期刊。
-
水上人船共處灰色地帶多 各界座談討論管理方法
|生活近幾年來自由潛水在台灣迅速發展,不過這項運動在制度和規範上還是有許多灰色地帶,因此今(30)日上午,有立委邀集潛水協會、運動員和業者及政府相關部門,探討海洋活動空間重疊的問題,如何避免人船避碰、是否需要設立一個主責機關等等討論。
-
不滿排污設施壓縮販魚空間 海洋所:續與大溪漁民溝通
|地方宜蘭縣海洋所在大溪漁港增建污水處理設施,希望明(2026)年3月能把港內的油水分離,並且回收漁業廢棄物,不過因為污水設施剛好就位在魚市場裡,沒有地下化,壓縮到了漁民的販賣空間,也擔心設施會浪費電源;海洋所回應,會和漁民溝通。
-
海水增鹼能減緩海洋酸化速度 中山大學團隊揭新發現
|環境人類活動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讓海洋吸收,造成酸化使得珊瑚等海洋生物更難生存,中山大學研究團隊發現,海水「增鹼」可以增加二氧化碳吸收能力,也能減緩海洋酸化速度,如果能運用在台灣海峽等海域,可作為碳移除的新方式。
-
全球首次證實海水變鹼有助吸碳 中山大學研究登國際期刊
|環境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最新研究發現,海洋具「自然鹼化」能力,且有助吸收二氧化碳,是全球首度有研究證實此一現象。研究指出,未來可望研發以人工增加海水鹼度,作為碳移除策略之一,不過仍須釐清改變海水酸鹼值對海洋生物可能造成的影響。
-
中國漁船走來咱東沙水域 海巡包圍上船查扣
|海巡署昨昏 (9/14) 暗8點,掌握著中國漁船走來東沙水域,想欲違法掠魚,隨共船仔閘落來。毋過,最近有誠濟中國漁船掠過界,擾亂澎湖海域,咱的海巡欲共趕,煞有中國軍艦用廣播來亂。海巡強調,共中國漁船趕走和監控中國軍艦是兩層代誌,毋是做伙發生,指控中國用假影片咧舞認知作戰。(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稱共艦干擾執法影片造假 管碧玲強調執法權在我方
|兩岸中共擾台不間斷,中國漁船「粵台漁11689」昨(14)日晚趁夜闖入東沙水域布放小舟,企圖進入環礁違法捕撈,遭海巡人員登檢查扣。另外,近期有多艘中國漁船越界襲擾澎湖海域,海巡船艦實施執法驅離,傳出遭中共宣城艦廣播干擾執法,對此海巡澄清,驅離中國漁船與監控共艦是2起不同事件,不是同時發生,並指控中共製作虛假影片操作認知作戰。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強調,執法權掌握在我方手上。
-
高雄海洋奇珍園傳熄燈 業者:跟市府協商溝通續約
|地方高雄澄清湖海洋奇珍園,是許多高雄人的共同回憶,但這座有軍事歷史和海洋生態教育的場館,傳出可能在年底熄燈。業者回應,目前還在跟市府協商溝通續約,以免館內生物受搬遷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