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
-
台南東區人行道進行改善工程 變電箱擋道行人空間仍受限
|地方台南市東區中華東路沿線人行道長期受到花盆、機車及變電箱占用,市府爭取預算改善,但沿線近百個變電箱,需要等到捷運藍線施工落墩後才能遷移,而藍線規劃明(2026)年底才能動工,行人空間仍受壓縮。
-
競技疊杯賽德克少女摘11金3銀 橫掃亞洲破3世界紀錄
|文教科技2025年亞洲盃競技疊盃錦標賽,昨(26)日在中國大連落幕,我國代表隊以43金、26銀、22銅得牌數,成為本屆最大贏家,共刷新7項世界紀錄;其中來自桃園15歲的賽德克族少女莎瑪巴紹,奪下All-Around女子不分齡冠軍,更以11金3銀驚人戰績橫掃亞洲,並刷新3項世界紀錄。
-
基隆八斗子救援池啟用 可長期照護擱淺鯨豚
|地方為了提升鯨豚救援能量,基隆八斗子岸置中心鯨豚救援池今(24)日正式啟用,救援池由中華鯨豚協會發起民間募資,泳池最深可達1.3公尺,採用八斗子漁港外乾淨海水,可以收容多隻不同體型的鯨豚進行長期照護,內建的系統也可以提升動物班員與救援過程的安全性與效率。
-
台南中華陸橋已2起死亡車禍 市府擬調整車道數因應
|地方台南市東區中華陸橋連續2年發生機車和汽車的擦撞身亡事故,被民間團體質疑車道設計不當,因此市府打算把上橋處與橋面,調整成相同的車道數,希望能減少事故發生。
-
台灣鯨豚擱淺高峰期將至 為何擱淺逐年變多?發現如何救援?
|環境每年秋季至隔年春天是台灣鯨豚擱淺的高峰期,1年可達150起擱淺案件,且紀錄遍及全台沿岸,近十年也有變多趨勢。一般民眾若碰上鯨豚擱淺該如何伸援?什麼是「三要四不」原則?
-
中國長江受污染 江豚、中華鱘生存岌岌可危
|全球中國的長江孕育著數百種魚類,但受到污染及船隻活動等影響,原本江中特有的白鱀豚已經消失,現在江豚和中華鱘也岌岌可危, 目前保育專家正透過人工培育,希望挽救這些生物,並建議人類活動必須降低對環境的衝擊。
-
鯨豚擱淺數據遭控造假 台北港填海造地案須補正再審
|環境港務公司推動台北港南碼頭區二期填海造地開發計畫,要擴大腹地,協助去化北部營建剩餘土方,案件1日下午進行第4次專案小組審查。不過,中華鯨豚協會指控,開發單位對於鯨豚擱淺周邊海域的數據有造假之嫌,專案小組主席認定,是引用資料未記載,案件最後補正再審。
-
-
台北中華里成全台「最富里」 綜合所得平均數達526.6萬元
|生活根據財政部發布的最新「綜所稅統計專冊」,台北市松山區的中華里112年度成為全國最富里。不過就中位數來看,中華里僅98.4萬元,顯示收入分布極不平均。專家分析,因為中華里地段佳、近年有金控總部進駐,疑似「高端收入」族群入住,拉抬居民收入。
-
涉招學生參加統戰團 內政部解散中華鯤鵬會
|進前咱國安局捌指出,中國當咧透過接觸臺灣的少年家,促進in對文化來認同中國。咱國有一个民間團體「中華鯤鵬會」就捌予人質疑涉嫌招大學生參加統戰團,這馬因為無佇咧限期內改善會務問題,內政部依法要求解散。(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