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鯨豚擱淺數據遭控造假 台北港填海造地案須補正再審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港務公司推動台北港南碼頭區二期填海造地開發計畫,要擴大腹地,協助去化北部營建剩餘土方,案件1日下午進行第4次專案小組審查。不過,中華鯨豚協會指控,開發單位對於鯨豚擱淺周邊海域的數據有造假之嫌,專案小組主席認定,是引用資料未記載,案件最後補正再審。

要擴大台北港海運快遞及海空聯運腹地,港務公司推動南碼頭區二期填海造地開發計畫,還可以幫忙去化北部的營建剩餘土方,案件下午進行環評初審。

不過中華鯨豚協會出面指控,開發單位宣稱鯨豚擱淺數據是參考協會2024年TCSN資料,但協會2019年後就沒有發表過。

中華鯨豚協會秘書長曾鉦琮表示,「中華鯨豚協會在2019年以後,沒有發表任何TCSN的資料,在環評大會上,把中華鯨豚協會的名稱直接套用在這個環評書上,然後不用負責嗎?造假資料是非常嚴重的一件事。」

環評報告書上指出2002至2024年,附近海域有52筆鯨豚海龜擱淺,但協會指出,實際上有106隻,開發單位的數據明顯與事實不符,更強調八里淡水林口附近是鯨豚很常利用的海域,更是擱淺熱點,憂心開發案帶來衝擊。

對此,開發單位強調絕無造假。基隆港務分公司高級研究員沈光青回應,「範圍的不同,相對地會影響到我們這些數據,我們絕對不可能無中生有。」

開發單位信誓旦旦,但專案小組主席還是提醒,若環評書件登載不實有刑責,希望據實回覆,並重新檢視報告書原文,確認鯨豚相關資料有瑕疵。

環評專案小組主席江康鈺說:「開發單位,你疏漏了引用文獻資料的來源,在你後面附註。」

初審已經審第4次,開發案仍無法闖關,專案小組要求,港務公司應該更新鯨豚最新數據,才能確保評估的正確性,更要重新評估,南北外廓防波堤的興建,對鯨豚活動的影響,最後案件被要求,補正資料後再審。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