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
23媒體合作 提升網路新聞品質、建立申訴管道
|根據BBC的研究,發現ChatGPT、Gemini這寡主流AI,回答新聞問題的時,會編造無影無跡的內容。為著欲予新聞資訊,通受著民眾信任,23間媒體除了共同組成「台灣網路新聞自律聯盟」,欲加強新聞自律。公廣集團和中央社等等的公共媒體,嘛合作開發AI開講機器人,希望協助民眾對抗假新聞和錯誤消息。(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
斷絕糧援、接管加薩市 以色列打算如何處理陷入飢荒的難民?【圖解】
|全球以哈戰火綿延近2年,為了殲滅哈瑪斯,以色列地毯式深入加薩走廊、廣泛破壞建築物,自今年3月起更全面禁止糧食進入,引發加薩嚴重飢荒。以色列最近進一步接管加薩市、再度把居民南遷至「人道主義區」馬瓦斯,其用意是什麼?國際上又將如何解救加薩居民?
-
黎智英被控「勾結外國勢力」 一文看懂案情進展
|全球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因被控違反《國安法》已遭拘捕5年,18日開庭進入結案陳詞階段,預計需時8日。若最終法院裁定有罪,黎智英最高可能面臨無期徒刑判罰。黎智英為何被控勾結外國勢力?目前案件進度如何?法院最快何時宣判?
-
BBC揭北韓勞工在俄遭剝削待遇 每日須工作18小時、1年僅休2天
|全球BBC近期透過訪談,揭露大量北韓勞工「如奴隸般」被迫在俄羅斯從事勞動,除了環境糟糕外,每天須工作18小時,甚至一年僅能休假2天。報導指出,俄羅斯因戰事導致勞力短缺,因而持續引進北韓勞動力;北韓勞工則因誤以為海外工作待遇佳,抵達後才發現受層層剝削,進而開始冒著生命危險逃離。
-
廣島原爆80週年仍有「被遺忘的人」 韓籍倖存者訴說傷痛歲月
|全球廣島原爆今(6)日屆滿80週年,但倖存者心中的傷口仍未癒合。根據統計,約16%、7萬名廣島原爆受害者來自當時仍屬日本殖民地的韓國,且有半數不幸罹難,其餘倖存者返鄉後,除了背負原爆或輻射疾病帶來的苦痛,還得承受家鄉的歧視與排斥。如今,他們還在等待各國負起責任,BBC報導將其稱為「被遺忘的人」。
-
俄規模8.8強震登史上第6大 為何海嘯高度低於各國預期?
|全球俄羅斯堪察加半島外海30日發生規模8.8強震,是史上規模第6大地震,包含台灣、日本、加拿大等許多環太平洋國家皆陸續發布海嘯警報,所幸海嘯波高較預計的低,也未造成重大傷亡。過去多起規模9以上的強震都引發大海嘯,為什麼這次地震的海嘯高度低於各國預期,也未造成大規模損害?
-
世界田徑總會基因檢測新制9月上路 SRY染色體陰性才可參加女性賽事
|全球世界田徑總會宣布,自9月起女性運動員若想參加世界排名賽,必須接受SRY基因測試,SRY染色體檢測為陰性者才可參賽。世界田徑總會表示,此舉是要保護並促進女子運動的公平公正,並避免女子賽事有生理性別的「玻璃天花板」。
-
德動物園因數量過剩撲殺12隻狒狒 屍體餵食園內其他動物
|全球德國紐倫堡動物園宣布,由於園區內空間不足,已在昨(29)日撲殺12隻幾內亞狒狒,並將屍體餵食給園內其他掠食性動物。園方表示,先前已採取過其他方式希望減少動物數量,包含將狒狒送往法國及中國的動物園等,但成效皆不佳才決定進行撲殺。有動物保護組織表示,已對園方提起刑事訴訟,認為這場撲殺行動是非法且可以避免的。
-
澳洲東西岸珊瑚首度同時白化 科學家:海水未如常降溫
|環境由於海水升溫,澳洲近期首次出現東西岸珊瑚礁同時白化的現象,科學家指出,這是第4次全球大規模珊瑚白化的其中一部分,目前世界上已有80%的珊瑚受影響。澳洲西岸寧格魯礁的遊客表示,自己像在屍體上浮潛。明德魯基金會研究科學家則示警,當地海水原本應從4月開始降溫,今(2025)年卻沒有如常下降,擔心未來將持續升溫。
-
研究:植物可透過環境「發聲」 成動物判斷是否適合產卵關鍵
|文教科技以色列臺拉維夫大學研究團隊發現,植物可透過周圍環境變化引發的物理效應,發出一種僅有昆蟲、蝙蝠和少數哺乳動物可以感知的超音波,而這些動物可藉此判斷該株植物是否健康,進而決定是否要在上面產卵。研究團隊指出,這是史上首次發現動物對植物發出的聲音產生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