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
-
道安預算連3年下滑遭質疑 交通部:分散多部會編列
|政治台灣交通亂象屢屢遭外媒形容是「行人地獄」,不過民間團體發現,主管機關交通部編列的道安預算連續3年下滑,明(2026)年僅編列3.8億元,質疑政府改善交通的決心。交通部解釋,校園交通安全改由教育部負責;另外,內政部與交通部共同編列4年400億元提升人行安全計畫,交通部明年道安預算才會相對減少。
-
觀光人數倍增致南極融雪加速 科研活動也加重汙染
|全球地球暖化加速南極融冰,觀光與科研活動則又讓情況雪上加霜,20年之間南極觀光人數從2萬暴增至12萬,船舶燃燒化石燃料與科研設施加重污染。研究顯示,南極土壤重金屬微粒比40年前高出10倍,一名觀光客就可能造成百噸積雪融化,學者呼籲加速再生能源轉型,減緩人類衝擊。
-
昔觀光小城集集人口縮減 公所推設籍滿一年祭獎金
|地方南投集集鎮人口逐年減少,目前約剩下9500多人設籍,公所擔心影響地方建設補助款,公所編制也可能縮減,為了鼓勵民眾移居集集,只要在明(2026)年5月底前戶籍遷入集集,並在籍一年,鎮公所就會發5000元設籍禮金,但民眾認為誘因不足。
-
研究:牛飼料加入藻類海門冬 可減少甲烷排放
|環境甲烷是人類活動產出第2大的溫室氣體,部分來自畜牧業,要怎麼減排,國際上有學者研究,牛隻吃藻類「海門冬」可減少9成以上的排放,台灣有野生海門冬,但數量不多,為此農業部水試所花了數年時間成功繁殖,為台灣進軍全球反芻動物減碳市場取得重要的門票。
-
2024年國人平均壽命80.77歲 台北最長壽83.4歲
|社會內政部公布最新國人平均壽命,去(2024)年平均壽命是80.77歲,比前一年增加0.54歲,其中男性77.42歲、女性84.3歲,進一步分析各縣市平均壽命,以台北市83.4歲最為長壽,台東縣75.97歲則是最低。
-
亞東醫院微創瓣膜中心 開心手術今年破萬例
|生活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心臟疾病是2024年國人10大死因第2位,也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了減少手術風險及併發症,新北市亞東醫院成立全國首個結合心臟內外科的「微創瓣膜中心」,更在今(2025)年5月達成開心手術突破1萬例的里程碑,上午院方舉行記者會、還邀請開心病友回娘家。
-
台東熱氣球煙火秀擾野鳥棲息 公所承諾明年調整
|生活台東縣熱氣球嘉年華會夜晚的光雕煙火秀吸引許多遊客觀賞,但地點是在國家級重要濕地,因此在地的保育團體就發現,煙火噪音會嚇走正在繁殖和棲息的野鳥,加上近兩年來的調查,只要一施放工業級噪音的煙火,24小時後,濕地有些鳥類數量有急遽下降的趨勢,呼籲鄉公所和縣府不要再到濕地舉辦類似的活動。
-
研究:人類排泄物可加工為生物炭 解決肥料短缺、減碳排
|全球美國近期一項研究指出,人類排泄物加工後可製成「生物炭」,除作為肥料使用外,還可減少環境中的碳排放。研究也提到,排泄物在處理過程中,重量與體積可大幅減少最多90%,且排泄物內含的病原體、多數污染物也可在過程中去除,避免污染農業。
-
南韓生育率低造成役男數量減少 軍隊規模6年縮減2成
|全球南韓國防部一份報告指出,南韓近年來軍隊規模不斷縮減,在過去6年下降了大約2成,更有17個師因此必須整併。而規模縮減最主要的原因,正是因為南韓的生育率實在太低,役男數量持續減少。而要如何在人力變少的情況下,仍然維持軍事實力,成為一大難題。
-
UN全球塑膠公約第5輪談判 各國分歧點多仍無進展
|全球聯合國要制定出具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塑膠公約」,第5輪第2部分談判持續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根據法新社報導,目前還看不到進度、分歧點仍多,環保團體也在談判會場外模擬漏油事件,抗議化石燃料產業將短期的利潤,置於全球減少塑膠污染的公共利益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