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
-
立院審媒體議價法強調新聞有價 數發部:草率立法恐引關稅報復
|產經Google、META等大型數位平台沒產製新聞內容,大量使用傳統媒體的新聞來源,分食廣告收益,讓傳統媒體經營越來越困難。立法院交委會今(1)日排審媒體議價相關草案。數發部強調,支持新聞有價「核心理念」,但這兩年因技術與國際情勢演變,尤其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強調關稅公平性,立法恐引發美國關稅報復,草率立法不見得有利,還需審慎評估。
-
遏止「不負責任登山行為」 內政部擬納搜救使用者付費機制
|生活近期台灣發生多起民眾因準備不足、忽略天氣變化等不負責任行為,導致登山事故,耗費搜救資源,內政部昨(13)日表示,針對全國山域活動管理,目前已研議納入使用者付費與裁罰等機制,另外,未來若登山客出現任意變更路線、違規紮營等影響安全事件者,最重可予以3年禁止申請入園。
-
數發部擬推「數位憑證皮夾」 與數位證件有何不同?想參與試驗應如何申請?
|生活數位發展部推動「數位憑證皮夾」,今(10)日召開記者會說明相關規劃,預計將於3月底開放試驗沙盒,讓民眾透過網路申請加入測試,力拚最快今(2025)年12月試營運。什麼是數位憑證皮夾?與支付工具或數位身分證有何不同?申請測試要付費嗎?《公視新聞網》為您整理相關資訊。
-
國內OTT市場持續成長 付費訂閱用戶占比近6成
|文教科技串流平台Netflix於6日公布2025年的華語片單,其中包括4部台劇,演員劉若英也以導演身分出席記者會,強調努力製作出質感非常不一樣的華語片。而製作過多部得獎台劇的製作人湯昇榮認為,像Netflix的國際OTT平台能夠挹注較多資源,確實也在改變產業環境。
-
旅宿業不得主動提供1次性備品 民眾指業者整包販售恐增浪費
|生活從2025年元旦開始,為了配合減塑政策,環境部宣布旅宿業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備品,不少業者改用整包販售的方式。不過有民眾反映,整包販售的內容物固定,若沒使用到的備品更不環保。環境部解釋,沒有硬性規定盥洗包提供內容,而是呼籲自帶個人衛生用品,若住客有需求,飯店櫃檯可採免費或付費,這兩種方式提供。
-
OpenAI最新功能開放體驗 輸入文字即可生成影片引濫用擔憂
|全球美國人工智慧公司OpenAI的新產品「Sora」於9日正式問世,讓使用者可透過文字輸入生成AI影片,目前該功能已擴大給ChatGPT的付費用戶使用,在美國及多數國家的使用者皆可體驗新功能。然而,部分反對者則擔憂,未來由AI生成的各種影片恐遭不肖人士濫用。
-
健保總額協商破局 兩案併陳送衛福部核定
|生活2025年健保總額歷經14個小時協商,最後仍宣告破局。醫界代表則提出9257.3億版本,付費者代表提出9207.5億版本,由於彼此對健保資源優先投入項目仍有相當差距而破局;最終兩案併陳,報請衛福部核定,預計10月確認。
-
「付費看奧運」民調支持過半 立委、學者解讀各自不同
|文教科技巴黎奧運落幕,但看奧運轉播該不該額外付費仍持續引發討論,有網路媒體公布民調結果,支持付費的民眾過半,達到57.1%,反對的則有42.9%。不過支持付費的受訪者中,只有21.1%有實際付錢看比賽。至於4年後的洛杉磯奧運,台灣有沒有可能由國家出面組成轉播國家隊,或是持續目前的商業行為,學者也有不同見解。
-
調查:81%上班族關注奧運轉播 逾6成民眾認為不應付費
|生活巴黎奧運掀起國內收看熱潮,據人力銀行調查,有81%的上班族開始關注收看賽事,但有64%的民眾認為,奧運是體育殿堂最高賽事,不應該付費收看。隨著奧運賽事登場,也帶動民眾運動風氣,統計國內的上班族平均從31.6歲開始,每月花2867元運動。還有羽球和拳擊有氧教練表示,近期受奧運挹注,學生也跟著增加。
-
人力銀行調查:6成5上班族有固定運動習慣 平均31.6歲開始養成
|生活巴黎奧運即將進入尾聲,民眾除了關注台灣選手在賽場上的表現外,許多人也被激起對運動的熱情。人力銀行9日公布調查,發現6成5的上班族固定進行運動,平均在31.6歲開始維持習慣;針對奧運,有63.8%的上班族認為觀看奧運賽事不應被收取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