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彈
-
法總理提增稅削支計畫 在野反彈提出解散國會要求
|全球法國總理貝胡(Francois Bayrou)為了削減財政赤字,提出的2026年440億歐元的增稅與削支計畫,遭到在野黨強烈的反彈,極右派政黨國民聯盟的領導人,2日向總統馬克宏提出了解散國民議會,提前舉行大選的要求。
-
人口3.5萬居全國第二大里 高雄市龍水里擬拆分引反彈
|地方高雄市龍水里位於美術館特區,是全國第二大里,市府打算分割為2個里,昨(30)日公聽會,超過500位里民到場,大多憂心學區變更等因素反對。不過,也有人認為,分割後可減少里長負擔,贊成分里。市府回應里民權益、學區都不受影響,也強調會審慎評估。
-
公館圓環9/13將拆除 居民抗議憂交通黑暗期
|生活台北市交通局宣布,將在9月13日拆除公館圓環並填平公車地下道,今(28)日上午,包含民間團體、當地里長以及附近的大學生代表則認為,市府應該用成本較低的標線標誌改造、優化圓環路線,否則一旦填平公車地下道和拆除圓環,會引發交通黑暗期。台北市交工處認為,改善交通標誌標線的做法效果有限,市府會如期在65天內完成拆除和填平作業。
-
郭智輝提「中鋼讓利救汽車」 工會批經部無視公司治理
|產經經濟部長郭智輝拋出協助中鋼讓利救汽車產業的議題,引發工會的強烈反彈,批評中鋼已經民營化了,卻還要背政策責任。郭智輝今(13)日澄清,讓利是透過團購原料幫中小企業省成本,中鋼也能穩住客戶;但工會強調,應該要先顧及員工和股東權益,否則不排除北上抗爭。
-
俄國不再遵守「中程核飛彈條約」 美俄各項軍控協議現況一次看
|全球俄羅斯近日宣布不再遵守與美國簽署的「中程核飛彈條約」,美國也早在2018年宣布退出該條約,引發西方擔憂冷戰時期軍備競賽將再度上演。其實美俄雙方早已退出多項軍備控制協議,目前還有什麼條約制約這兩大核武國?
-
花防部整地砍20多公頃樹木 居民憂缺防風林擋沙
|政治花防部復興營區最近正在大規模的移除營區樹木,面積範圍廣達20多公頃,軍方表示是因為要興建訓練場地,且移除的樹木都屬雜木,但因靠近海邊,居民憂心少了防風林,未來東北季風吹起的沙塵,將對生活品質造成影響。
-
提開放中小學球具借用引反彈 教育部:會再審慎評估
|生活教育部長鄭英耀在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宣布,請各地教育局2週內盤點全台中小學球具器材,開放社區民眾在放學、假日到校運動時借用,引發基層教師反彈,增加行政負擔。教育部下午表示,「校園公共球」立意雖佳,但易引起誤解,會審慎評估,不會貿然實施。
-
要求地方自籌部分租金補貼經費 劉世芳:因應《財劃法》修法
|政治中央地方持續交鋒,內政部近日發函地方政府,針對明(2025)年「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要求地方自籌部分經費,引發部分地方政府反彈。內政部長劉世芳今(18)日表示,2021年之前,中央、地方都是一起按財力負擔租金補貼,現階段因應新的《財劃法》就該重新考量負擔比例。
-
補助款遭刪北市台中擬訴願 5綠首長籲政院提追加預算
|政治地方補助款爭議持續延燒,中央地方互槓,北市府今(12)日召開記者會,批評中央先刪減台北市政府一般性補助款37.9億元,再修補助辦法,等同是補助全由中央決定,地方自治倒退30年。而高雄市長陳其邁11日也號召4位綠營縣市首長北上行政院請命,請行政院儘速提出追加預算。不過北市秘書長李泰興也直言,擔憂最後的結果藍綠有別。
-
推中正路、經國路改名引反彈 劉世芳稱轉型正義是人權問題
|政治為了落實轉型正義,內政部推動全台中正路、經國路改名,但引起地方反彈,被質疑勞民傷財。內政部長劉世芳今(2)日強調,轉型正義是人權問題,要嚴肅對待,不能沒錢就不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