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媳婦

  • 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通過,協助司法程序與心理重建【獨立特派員】

    |社福人權

    在案件發生後,被害人和家屬要面對陌生又冗長的司法程序,期間還可能遇到司法黃牛,被收取高額費用。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會在第一時間出面協助。除了義務律師之外,在遭受重大事故後的心理和生活重建,也是犯保協會協助的範圍,這樣的過程,往往比司法程序更為漫長和艱難。

  • 一個人的年夜飯/我是媳婦也是女兒「除夕夜能不能回娘家?」

    |生活

    從台南嫁到桃園10多年,賴雅玲已能自在扮演「資深媳婦」,但每逢春節,獨居的母親總是她心頭放不下的牽掛。雅玲提出接近「春節快樂」的理想模樣——夫妻分頭回自家過年。

  • 一個人的年夜飯/獨居母親的春節願望 「女兒,明年除夕夜一起吃火鍋好嗎?」

    |生活

    女兒賴雅玲出嫁到桃園生活已經13年,多年下來,母女得在大年初二後才能見面。王美芳期待有一天,女兒的除夕夜不只能選擇與婆家過,同樣都為人父母,作為一位獨生女的獨居母親,王美芳在等一個人,一起吃火鍋。

  • 陳竹音宣布成為中國山東媳婦 陸委會重申:尊重選擇

    |兩岸

    近年來把重心移往中國發展的台灣藝人陳竹音,繼6日宣布放棄台灣戶籍之後,又在22日宣布成為中國山東媳婦。而曾經表示要依法註銷陳竹音戶籍的陸委會重申,尊重她對於身分的選擇。至於俄烏情勢緊張,總統蔡英文曾指出台灣對烏克蘭處境感同身受,被中國的國台辦抨擊,圖謀將台灣的問題國際化,並再提一中原則,陸委會也反擊,批評中國散布錯假訊息。

  • 恩主公誤打BNT原液 6人已出院另有7人住院觀察中

    |生活

    恩主公醫院發生BNT接種疏失,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這屬於行政疏失,新北市衛生局將會在10月3日完成調查報告之後對外說明。這兩天又新增3人住院,其中有一對母女,女兒除了發燒、手舉不起來之外,心跳還飆升到120多下,至於母親是在隔天出現發燒等症狀,住院觀察後,兩個人目前情況良好。截至下午3點為止,一共有6個人出院、還有7人在住院觀察。

  • 照護壓力沈重 逾8成家屬盼日照中心盡快解封

    |社福人權

    提供家屬喘息服務的日間照顧中心、失智社區據點,目前還等不到指揮中心點頭鬆綁。民眾在三級警戒期間,要一邊工作、一邊扛起照護責任,壓力爆表。有民間團體就調查發現,有近六成的民眾壓力達到緊繃程度,超過八成的家屬,期盼日照中心、盡快解封。

  • 南韓春節維持限聚令 大家庭無法團圓、媳婦鬆口氣

    |

    南韓政府因為擔心農曆過年期間,民眾返鄉會導致疫情擴散,所以決定延長社交距離措施,限制5人以上聚會到2月14日。雖然限聚令會使得不少大家庭無法團圓,但對不少已婚婦女來說,不用返鄉面對婆媳之間的壓力,可以說是鬆了一口氣。 韓國境內單日確診新冠肺炎人數,在300到500例之間起伏不定,為了避免農曆過年期間病例數再度激增,因此韓國衛生部召開記者會,決定再延長社交距離措施。 南韓衛生部副部長姜道泰表示,當局

  • 阿爾巴尼亞規模6.4地震 已47死790傷

    |

    阿爾巴尼亞發生強震過後,死亡人數累計有47人,還有將近800人受傷,而且在罹難者當中,還包含總理拉瑪的媳婦。而救難人員也還在持續搶救,有官員表示,死亡人數可能會持續攀升。 搜救犬在瓦礫堆中找尋受困民眾,當地時間26號凌晨,強震重創阿爾巴尼亞,多個沿岸城鎮建築物被夷為平地,搜救工作連日徹夜進行,歐洲各國救援隊也來支援,28號又從瓦礫堆里發現9名罹難者。 塞爾維亞國家災害緊急救援隊隊長說:「我們正在這

  • 老婦人疑遭綑綁 媳婦喊冤稱無虐待

    |

    彰化縣鹿港,有民眾檢舉,大樓內有70歲老婦被人用繩子勒頸、綁在陽台,警方及社會處人員介入,發現照顧者為其媳婦,而被投訴的媳婦則出面喊冤,強調未虐待婆婆。 拿出紅色尼龍繩,老婦的媳婦大聲喊冤,對天發誓沒有虐待婆婆,也沒有勒頸綁在陽台。該曹姓媳婦聲明,「(固定她)結果po網的相片變成這樣,我絕對不敢虐待我婆婆。」 曹姓媳婦表示,鄰居po在社群網站上的照片,包括尼龍繩勒脖及全身赤裸於陽台、限制行動,都是

  • 老婦人疑遭綑綁 媳婦喊冤稱無虐待

    |

    彰化縣鹿港,有民眾檢舉,大樓內有70歲老婦被人用繩子勒頸、綁在陽台,警方及社會處人員介入,發現照顧者為其媳婦,而被投訴的媳婦則出面喊冤,強調未虐待婆婆。 拿出紅色尼龍繩,老婦的媳婦大聲喊冤,對天發誓沒有虐待婆婆,也沒有勒頸綁在陽台。該曹姓媳婦聲明,「(固定她)結果po網的相片變成這樣,我絕對不敢虐待我婆婆。」 曹姓媳婦表示,鄰居po在社群網站上的照片,包括尼龍繩勒脖及全身赤裸於陽台、限制行動,都是

相關標籤

近期熱門標籤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