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上班
-
莫斯科地鐵新體驗 隔音亭打造靜謐空間
|全球莫斯科歷史悠久的地鐵,向來以華麗的史達林式建築聞名,不過現在有新亮點「隔音電話亭」登場了。這些設在地鐵站內的電話亭,能隔絕周遭的喧囂,讓通勤乘客即使身處繁忙環境,也能安心接聽電話、處理公務,甚至還能當作稍微休息一下的空間。
-
帶著孩子來上班!如何打造育兒友善職場?【獨立特派員】
|生活面對少子化帶來的人才荒與社會超高齡化挑戰,企業的育兒友善措施勢在必行。無論是非營利組織的同事協力育兒模式,或是台灣港務公司透過設置教保中心、推行分段式彈性工時等系統性政策,皆證明職場支持是提高生育意願的關鍵。這些成功案例不僅讓員工能安心兼顧家庭與事業,更為企業自身帶來實質效益。當彈性工時、職代獎金、積極化假別等措施形成共識,企業正成為協力養育孩子的「村莊」力量,為台灣社會的永續發展提供重要的參考與想像。
-
印尼爆發大規模示威釀6死 引發全國民眾不滿導火線為何?
|全球印尼全國近期爆發大規模示威,造成至少6人死亡、數百名示威者被捕。這場抗議印尼國會議員領取過高津貼的示威,如何演變成為全國性的激烈示威?讓衝突越演越烈的導火線為何?印尼政府如何回應民眾的不滿?
-
日規定企業須有防中暑措施 戶外工人穿「空調外套」降溫
|全球根據日本政府最新規定,事業單位從6月開始必須落實預防中暑對策相關措施。像是最大的房屋出租業者之一「大東建託」,因為有大量的戶外施工現場,在氣溫持續飆高的環境下,資方除了設置工地溫度即時監控,也準備大量的降溫夾克或背心,給需要長時間在戶外工作的工人使用。
-
美國企業改回辦公室上班 習慣居家辦公員工反彈
|全球過去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美國各大企業讓員工在家遠距上班,如今包括美國銀行業者摩根大通、電商企業亞馬遜等公司,開始要求職員必須一週5日回到辦公室內上班。這引發了習慣居家辦公民眾的反彈,認為辦公室宛如一座企業監獄。
-
西班牙通過4天「氣候帶薪假」制度 遇極端天氣勞工免外出上班
|全球西班牙10月底發生洪患,造成嚴重死傷,政府28日批准最多為期4天的「氣候帶薪假」制度,未來若因天氣等因素發布風險警報,民眾即不需冒著危險外出上班。
-
疫後興起「混合工作模式」 不用每天進公司掀正反意見
|全球疫情後,每週1、2天進辦公室,剩餘時間在家上班的「混合工作模式」越來越受到歡迎,勞工認為,這種方式能兼顧家庭照顧和職場人際交流,對心理健康有正面影響。不過也有些企業不樂見這種趨勢,認為員工在家工作會降低生產效率。
-
史上最大規模IT當機如何發生? CrowdStrike凸顯資訊系統哪些脆弱點?
|文教科技昨(19)日全球幾乎各行各業的系統都出現大當機的情形,大量的航班、手術也受到影響。是什麼導致「史上最大規模IT當機」?預計多久恢復?為什麼全球資訊系統如此脆弱,俄羅斯卻不受影響?
-
南韓濟州島推另間辦公室計畫 公務員可換地方遠端辦公
|全球南韓濟州道政府上個月起推出「另一間辦公室」計畫,在濟州島設立了13間替代辦公室,裝潢設計更活潑、更舒適,公務員只要提前預約,就可以在指定時間換地方辦公。
-
美共享辦公室企業申請破產 英業者:中小企業仍有租借需求
|全球美國共享辦公室的新創企業WeWork,在7日向紐澤西州申請破產保護,這也讓共享辦公室的未來發展成為討論話題。而位於英國倫敦的共享辦公室業者,卻對市場抱持樂觀態度,還計畫要擴展新據點,也有中小企業持續租用,認為這種空間很符合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