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
-
換屋族出售原有房屋期限鬆綁 央行:1年延長至18個月
|生活新青安上路後,吸引不少年輕族群進場買房,根據聯徵中心數據,今(2025)年上半年,不到40歲的年輕族群,佔全台申貸總件數的比例超過5成,創近10年同期新高。央行今(8)日也宣布,考量換屋自住者的需求,調整換屋期限措施,從1年延長到18個月,20日開始實施。
-
日傳統織布技術「西陣織」轉型 引AI設計圖樣打入年輕市場
|全球千年工藝也要跟上AI時代的腳步。日本傳統超過千年歷史的「西陣織」,因價格高、用途少,年輕人買單的不多。為了挽救這項古老技藝,有業者引進AI輔助設計圖樣,將傳統元素轉化為現代風格,打造出年輕人也能接受的日式新美學。
-
烏克蘭鬆綁役男出境禁令 開放18至22歲男性出國旅行及留學
|全球在俄烏戰爭開打後,烏克蘭原本宣布禁止18至60歲男性國民出境,近期烏國政府宣布鬆綁禁令,允許18至22歲男性能出國旅行、留學或就業,但在符合25歲徵兵資格前2年、也就是23歲起的男性仍禁止出境,新規於今(28)日正式上路。
-
-
世大運我獲5金13銀7銅 賴清德接見代表隊
|文教科技2025萊茵魯爾世大運台灣共拿下5金13銀7銅,總統賴清德在府內接見,行政院長卓榮泰為選手和隊職員辦慶功宴,體育署指出,選手都還很年輕,成績會慢慢體現出來。
-
泰國百合劇席捲亞洲 掀起多元性別文化新浪潮【獨立特派員】
|社會近年來,描繪女性間情感關係的泰國百合劇,又稱GL(Girls' Love)劇,迅速在亞洲甚至歐美地區掀起熱潮,成為備受關注的文化現象。這股風潮不僅顛覆傳統愛情想像,更成為許多台灣年輕女性探索性別與情感認同的重要窗口,使泰百劇不只是娛樂,更是一種療癒情緒、認同自我,甚至重構人生方向的重要媒介。
-
年輕族群梅毒病例連4年增 疾管署推匿名諮詢與篩檢服務
|生活國內3大性傳染病中,愛滋病與淋病疫情近年呈現明顯下降趨勢,但梅毒卻未見改善。疾管署統計發現,尤其是13到24歲的年輕族群梅毒通報數已連續4年攀升。為了提升國人性傳染病防治觀念,疾管署從今(2025)年7月起,啟動性傳染病匿名諮詢服務,全國共有13家一站式匿名篩檢醫院,並針對24歲以下年輕族群提供免費梅毒快速篩檢服務。
-
首局首打席開轟 林佳緯改寫中職最年輕紀錄
|生活中華職棒統一獅開路先鋒林佳緯,在上週五(4)對味全龍的比賽面對強投徐若熙,首局首打席首球就開轟,不僅幫助球隊先馳得點,還以20歲又174天的年紀,改寫中職史上最年輕紀錄。
-
明星藝人帶動風潮 日本Z世代掀毛線編織熱
|全球Z世代因為從小生活在數位科技中,很常受到社群網路流行事物的影響。最近2年,日本Z世代就在明星藝人帶動下,掀起了編織毛線的熱潮。使得毛線相關產品的銷售量比去(2024)年同期增加1.5倍,就連飯店業者也抓住這股風潮,舉辦毛線編織聚會來增加收入。
-
膝關節退化呈年輕化趨勢 如何保持好膝力?【獨立特派員】
|生活衛福部統計,國人每6.5人就有1人有膝關節退化的問題,也出現年輕化趨勢。一般在治療上從一開始注射玻尿酸,到最後必須置換人工關節,然而人工關節的彎曲度有時會受限、影響行動。因此現今醫學臨床也發展出「截骨矯正」手術以及「軟骨移植」手術,以保膝代替人工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