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APEC峰會10月底登場 美中日韓各有雙邊會談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APEC領袖峰會月底就要登場,包括美國總統川普、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還有新上任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加上地主的韓國總統李在明,將分別舉行雙邊會談。學者分析指出,各國勢必利用APEC場合,進行外交經貿的合縱連橫,強化各自的小圈圈,而APEC當年成立的宗旨,卻已就成了過眼雲煙。

全名為「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的APEC,成立於「全球化」備受各國重視的1990年代初期,原本的宗旨是希望以非正式的國際組織型態,深化亞太各國之間的經貿合作。但進入21世紀之後,隨著區域內2大強權、也就是美中之間的競爭白熱化,讓APEC每年舉行的部長級和領袖會議,成為外交上合縱連橫的戰場。

日本國際基督教大學政治學教授史提芬納吉指出,「APEC原本的動能,包括創造共同標準與價值與放寬規範等,正朝相反方向移動。我們放眼當今的世界已經沒有人去談全球化了,我們看到的是國際經濟的『巴爾幹化』。中國在搞小圈圈,美國在搞小圈圈,歐盟大概也在搞小圈圈。APEC勢必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功能,面對嚴重且日益加深的地緣經濟問題,以及地緣政治問題,大國間相互競逐,例如美國與中國。」

根據韓國《中央日報》的消息,除了地主的韓國總統李在明,將先後會見美國總統川普、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及剛出爐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各方高度關注的就是預計10月30日登場的美中高峰會。除了2大強權的貿易爭端如何化解,美中各自為核心的外交結盟,同樣是領袖峰會的重頭戲。

布魯金斯研究所中國中心研究員金沛雅認為,「日韓認為與美國同盟是安全的重要保障。就算是美國的其他夥伴,例如東南亞,也許並沒有正式成為美國的同盟國,但也把美國視為重要的經貿夥伴,同時也是重要的安保夥伴,來抗衡中國這個強鄰。」

路透社的分析認為,APEC會員乃至於多數國家的政府,都必須定期面對民意與選舉考驗,因此把自身的國家利益擺在優先是不可避免的趨勢。而在各國之間存在基本矛盾之下,APEC越來越難以融合各方力量,採取多邊共同行動,成為這個組織現階段的一大挑戰。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