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托法》托育監管雲引爭議 教團認侵犯兒權勞權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18)日審查《兒童托育服務法》草案,其中行政院版本第30條規定將全面推動「托育監管雲」,引發教保團體不滿,質疑可能侵犯兒權與勞權。不過有被害家長團體代表上午召開記者會,呼籲朝野立委應該讓托嬰中心監視影像上傳到雲端監管,以確保發生爭議時提供證據,防止硬碟破壞或是畫面遺失等情況。
被害家長團體代表庭庭媽媽在多位新北市議員陪同下,18日上午召開記者會,因為2022年4月期間,她的寶貝女兒庭庭才9個月大,疑似在私立托嬰中心遭托育員以棉被悶死,所幸當時有監視器畫面才得以釐清事發經過,因此她聯合托嬰中心致死案受害家屬陳情,呼籲政府將「監管雲」納入《兒童托育服務法》。
庭庭媽媽表示,「如果政府立委或者是業者沒有讓監管雲納入《兒托法》,那請你們拿出解決的辦法,如何讓托嬰中心不再出現監視器被人為的毀損滅失等等的情況,導致重要的物證被破壞。」
為了建構0到2歲完善的托育環境,行政院今(2025)年5月通過《兒童托育服務法》草案,其中第30條規定托育機構應裝設監視器,並將影像資料雲端備份,以防止硬碟破壞、畫面遺失等情況,確保關鍵時刻能還原真相。不過遭到教保團體質疑,若沒有相關配套可能有兒童隱私外流等疑慮,也侵犯教保員勞權。
中華孕嬰童教保聯合總會總會長蔣叔融指出,「站在孩子的立場上,他並不知道他的影像要被上傳。我認為這個在兒童公約裡面它其實是違反很大一個兒權的方向,那對於員工來說的話那是勞權的侵犯。」
衛福部次長呂建德回應,「兒童安全、兒童的最佳利益,我想才是我們最佳要來考慮的部分,那至於我想相關的結果,我們都樂意來聽取社會各界的一個指教。」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18日審查《兒童托育服務法》草案,包括行政院版本及朝野各委員版本總共有29個版本,而到傍晚5時半左右,仍有29條法案尚未審查完竣,衛環委員會召委劉建國宣布待週三(20日)繼續審查。
蔡思培/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