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團體促明訂保母調薪與退場 社家署:將強化現有調整機制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托育團體指出,近年來保母調薪慢、加薪少,低薪導致保母新血不願意進來,違規保母也沒退場,建議中央要訂定明確調整公式和退場機制。社家署回應,將對現有調整機制強化,而違規樣態複雜多元,也涉及到執行的細節,也會再與相關團體、專家學者討論。
居家托育登記制上路10週年,現有保母薪水的計算方式,是托育費用乘以收托兒童人數。相關團體指出,衛福部沒有明訂托育費用的調整公式及頻率,地方政府也不願意背負調漲費用的惡名,導致保母調薪慢、加薪少,以近6年來為例,有5成縣市調幅都在1000元以下,連江縣甚至6年都沒調整。
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發言人黃喬鈴表示,「在不超過家庭可支配所得4%的前提下,其實近8成的縣市都有調薪空間,保母調薪之後家長的每月負擔依舊可以控制在5000元以下。」
台北劉姓保母虐死1歲男童愷愷案,在許多每天將孩子送到保母手中的雙薪無後援父母心裡,留下難以抹滅的陰影,但專家認為目前制度上,缺乏違規累犯者的退場機制,即使保母違規,只要在各縣市保母輔導單位要求限期改善下,改善完成,就不會留下不良紀錄。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居家托育部組長李庭欣指出,「這樣的機制可以讓保母不斷在違規、限期改善跟再次累犯循環裡面不斷出現。」
社家署副署長張美美表示,「哪個嚴重要記點數高?哪個嚴重要記點數低?達到多少點數叫做違規?這件事情需要比較多時間討論,這也是這一次我們在《兒童托育服務法》裡面,沒辦法把違規記點納進去。」
衛福部社家署表示,違規樣態複雜多元,也涉及到執行細節,將再與相關團體、專家學者了解,若社會有共識,違規記點的部分也可以在子法裡做更詳細討論,如果少數地雷保母仍無退場,最後犧牲的仍是家長和幼兒的權益。
姜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