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美晶片產業調查結果2週內公布 台灣關稅未定仍磋商中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美國對等關稅將在8月1日上路,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半導體關稅議題又再度點名台灣,他強調很多企業將在美國投資半導體是為了閃避關稅。美國在4月以國安名義發起232晶片產業調查,將在2週內公開調查結果,不排除會一併公布半導體商品徵收新關稅基準,引發不少企業憂心。如今台灣關稅未定,行政院強調,副院長鄭麗君仍在華府努力磋商。

美國和歐盟共同宣布達成關稅協議,不過美國總統川普現場回應外界對半導體關稅問題時,又再度點名台灣,引起關注。

美國總統川普說:「我們會製造很多晶片,有很多從台灣和從其他地方來的企業都到美國投資設廠,他們這樣做是為了避免關稅。」

8月1日美國對等關稅上路倒數,台灣關稅稅率至今還不明朗,引起國內企業關心。行政院強調,副院長鄭麗君仍在華府進行磋商,也因為關稅不明,原定29日召開的行政院經發委員會第2次顧問會議,院長卓榮泰指示延期舉行。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說:「預計2週後,我們將公布232晶片產業調查。」

美國4月宣布進行232晶片產業調查,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最新預告,2週內公布調查結果,內容針對美國進口的藥品跟半導體的高度依賴,是否構成國安威脅?由於川普曾揚言對藥品課徵200%稅率跟25%的晶片關稅,這項調查可能成為半導體商品徵收新關稅的基準。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長林昭憲表示,「這都是還是未定數,但是整體台灣產業碰到的一個地方,就是未來整個生產製造成本的複雜度會增加、成本也預計會增加。它不是一個絕對的成本的管控,而是相對成本的管控,就是你是競爭,你還是要比別人能夠好。」

由於美中關稅談判28日開始在斯德哥爾摩進行第3輪經貿會談,預料除了聚焦在芬太尼關稅等議題,也將為川普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晤鋪路。

不過由於台海局勢仍緊張,中國是不是可能會以減少進口俄伊石油,交換要求美方做出安全讓步,包含降低對台灣跟菲律賓的支持,各界都在關注。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