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官人事案7/25投票 藍白稱將嚴審、綠籲勿再阻擋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司法院大法官目前包含正副院長還有7個缺額,這次人事同意權案立法院預計25日投票,今(3)日先舉行公聽會,多數與會學者呼籲朝野儘快補齊人選,讓憲法法庭恢復正常運作。對此,藍白陣營強調會嚴格把關;綠營則批評在野黨不該繼續杯葛。
立法院全院委員會3日舉行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公聽會,與會學者專家多數呼籲朝野,讓憲法法庭能夠恢復運作。不過由於司法院長被提名人蔡秋明是現任高檢署主任檢察官,也是罕見提名有檢察官背景的人執掌司法院,成為討論焦點之一。
律師賴秉詳質疑,「如果有一天,法務部的對法條的見解跟司法院院版的見解不一致的時候,他會以誰的意見為主?這時候他會不會尊重同樣是院方出身的副院長,或其他大法官的人選?」
台北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黃銘輝認為,「以後讓我們的總統的提名跟立法院的同意之間可以有同步,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協調性,而不是只是充斥著對抗。」
東海大學法律系教授林騰鷂表示,「我在這裡公開呼籲各位立法委員,不要同意賴清德所提名的人擔任大法官,以免賴清德淪為一頭七權合一的憲政野獸。」
其實在公聽會前,7位大法官被提名人已經先拜會在野黨團。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當時強調「死刑」是必考題,要求被提名人必須有明確立場跟回答;民眾黨團則呼籲,被提名人要及早交回問卷,否則將影響投票意向。而且藍白同聲強調,一定會嚴格審查。
國民黨立委吳宗憲說道,「我的重點不是在乎他對於公共政策議題跟我是不是一樣,我在乎的一定是他知不知道大法官該做什麼,以及能做什麼。」
民眾黨立委劉書彬指出,「大法官應該扮演的是維護《憲法》規則的公正裁判角色,在關鍵時刻當中要對當權者說不。」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說:「現在立法院在進行的大法官同意權審查,可以實質上去為現在、過去甚至未來的憲法訴訟挑選法官嗎?」
立法院全院委員會7月9日開始,陸續審查司法院正副院長被提名人跟另外5位大法官被提名人;25日院會將行使同意權案、記名投票表決。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