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石油運輸必經要道 荷姆茲海峽長年遭伊朗嚴控
遭到以色列攻擊後,伊朗首都德黑蘭的沙赫蘭油庫在暗夜中冒出熊熊大火。伊朗石油蘊藏量豐富,位居世界第3或第4位,但受到美國大規模制裁,2025年初,伊朗石油的出口量每天只有120萬桶左右。
而包含伊朗在內的中東各國,像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科威特與卡達,都要經由荷姆茲海峽,出口原油到世界各地。
荷姆茲海峽位於伊朗與阿曼之間,寬度從55到95公里,是全世界石油運輸的動脈。此外,它也是波斯灣、南亞與東非之間,大型貨櫃的運輸要道。
但如此重要的海上戰略要地,多年來卻一直被伊朗革命衛隊把持,伊朗不僅經常派出船隻在附近巡邏,還會在這片海域舉行實彈軍演。

伊朗革命衛隊凸顯海上作戰能力,展示魚雷、無人機及各型飛彈系統性能。
上個世紀80年代在兩伊戰爭時,伊朗就曾發動「油輪戰爭」,在荷姆茲海峽埋設水雷,攻擊商船。而宣誓主權,不僅是要威嚇鄰近的伊斯蘭遜尼派國家沙烏地與阿聯,更是針對在中東各地駐紮的美軍。
美聯社記者甘布瑞爾報導,「美國在中東地區有廣泛的軍事部署,包括駐巴林的美國海軍第五艦隊、以及該區域的其他軍事資產,像是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它曾在此對抗伊朗支持的葉門青年運動。」
其實伊朗雖然多次威脅封鎖荷姆茲海峽,卻始終是沒有真正封鎖它。根據聯合國《國際海洋法公約》,荷姆茲海峽是國際水域,全世界都有權在這裡自由航行,封鎖海峽不僅違法,還可能引發軍事介入。

但伊朗操控海峽手法多樣,2019年5月,4艘油輪在阿聯的富吉拉港被擊沉,2天後波斯灣上又有沙國鑽油設施被攻擊,這些破壞行為,伊朗都矢口否認犯案。
革命衛隊還曾透過直升機,空降到荷姆茲海峽上的英國油輪「斯納帝國號」,將船員全押回伊朗扣留。伊朗方面謊稱是這艘船撞上了漁船,但事實上並沒有發生這件事。
時任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歐塔加斯(Morgan Ortagus)在2019年6月時就表示,「美國國務院譴責伊斯蘭革命衛隊海軍,昨日在荷姆茲海峽附近試圖非法騷擾,並干擾英國籍商船通行的行為。」
除了騷擾英國船隻,2019年台灣中油承租的1艘挪威籍油輪和另1艘日籍油輪,也先後在阿曼灣海上發生爆炸,調查後發現疑似是磁性水雷或魚雷引爆的,伊朗同樣被懷疑是幕後黑手。

所以即使荷姆茲海峽沒有被封鎖,近來以伊開戰,貨運船東還是人人自危、持續避開紅海或不走波斯灣。
根據路透社取得的文件,希臘與英國都已建議他們的商船船隊,避免駛經亞丁灣,並且要記錄所有通過荷姆茲海峽的航程相關資訊,也可預期這場中東衝突,將進一步推升海上商船保險費,乃至於全球的海運運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