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教育部委託成大研發AI開菜系統 28秒開出1個月營養午餐菜單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教育部國教署委託成大團隊研發「AI開菜系統」,今(27)日正式亮相,這套系統透過數據分析智慧推薦菜色、標示營養成分,也能避免菜色重複,減輕學校營養師與午餐秘書的行政負擔。

即便擔任學校營養師9年了,對許淳善來說,要開出一個月每天3菜1湯1飯的營養午餐菜單,還是很燒腦。

高雄市仁武國小營養師許淳善表示,「這個很恐怖耶,我們說實話,傳統上大概要花一個禮拜要確認,因為一個月有400多道食材,那我要確認禮拜一跟禮拜五的食材沒有重複到,菜色也沒有重複。」

一個月400多道食材的組合搭配,更要注意營養與熱量,得用很多時間確認。

成大電機系特聘教授王振興團隊研發AI開菜系統,登入食登平台,設定午餐成本和學校學生的飲食喜好,系統在28秒內就開出一個月的完整菜單,但要怎麼吃,仍由營養師或午餐秘書調整。

此外,系統將所有食譜數位化,後續食材出現食安問題時都查得到。

王振興說明,「大概不到30秒的時間,就可以把各級學校影響到的範圍到底有多大,可以匯整出一個報告,提交給國教署。」

許淳善說道,「AI開菜單,其實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我們營養師專屬的秘書助理。」

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表示,AI開菜系統提供便捷工具,達到行政減量,也是午餐專法還沒立法前,持續提升午餐品質的方法之一。

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指出,「修法之後,我們初步盤點午餐相關大概會增加了26億多,中央跟地方都還在協調,所以這個部分,坦白講很難一步到位。」

張廖萬堅坦言,《財劃法》通過造成衝擊,比如專法要增加營養師,但中央和地方的分攤比率仍待協商。而修法前,中央本來就補助的偏鄉廚房及國產可溯源食材沒有中斷,這套AI開菜系統可協助解決午餐秘書開菜和採購的困難。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